第710章朱元璋、朱小宝、徐妙锦(1 / 2)
rad2 当然,朱宝也清楚自己作为上位者的权力。
可以凭皇权主宰一切,用手段铲除对手。
但他也明白,帝王的成长需要时间,若帝王软弱,必会导致权臣专权。
历史上,缺乏政治智慧的帝王被文臣操控的例子屡见不鲜,文臣常以礼法为武器约束帝王,当帝王无法反驳时,便会在博弈中处于下风。
这些都考验着帝王的智慧与手段。
朱宝深知自己仍需成长,特别是在与文官集团交锋方面经验不足。
而朱元璋只剩五年时光,生老病死无法抗拒,朱宝唯有在这五年内全力汲取朱元璋的帝王经验。
五年说长不长,不过是白驹过隙。
朱宝看着摇椅上感慨的朱元璋,笑道。
“是啊,一年转眼就过去了,去年您还说今年中秋要一家人团圆。”
朱元璋洒脱一笑,叹道。
“可不是么。”
朱宝看向朱元璋,问道。
“您当年开创大明,推行政策时,是如何确保落实的?”
朱元璋笑道。
“你子,是真想把咱掏空啊?”
他调整摇椅角度,正色道。
“关键在‘权衡’。”
“任何新制度推行,都要平衡文官和士绅的利益,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与皇权是对立的。”
“政策不能只利民,若违背文官道德或损害士绅利益,实施时必定受阻,所以有时不得不牺牲皇权,给文人士绅一些好处,帝王做事处处受限,平衡利益是门技术活,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
“还记得修路的事吗?”
朱宝猛然想起,自己当年天真地让士绅捐款修路,结果负担全转嫁到百姓身上,士绅反而从中牟利。
朱元璋继续道。
“所以要找平衡点,核心在道德和礼法,政策符合文人士子的道德,他们就会推动实施,但也要考虑士绅阻挠,给他们好处。”
“等你遇到具体事情,咱再教你,光靠理论没用。”
朱宝点头,心有余悸地说道。
“治国太难了!”
“不在其位,根本不知道如履薄冰的滋味,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
做个无为的皇帝很简单,像正德、嘉靖他们就行。
但真想做成事,真的太难了!
为什么明朝很多皇亲选择躺平?
正是因为他们能力不够,冲不破士绅、文官这些阶层的阻挠。
朱元璋讥讽一笑。
“你这才哪儿到哪儿?以后还会遇到更奇葩的事,大明的复杂程度不比任何朝代差。”
“这些以后都要交给你,你要对得起老朱家的基业、对得起祖先和百姓,创业不容易,你吃过苦,更要懂其中艰辛,别让咱失望。”
这是朱元璋亲手缔造的帝国,是他花二十五年心血铸就的基业,容不得子孙糟践。
朱宝神色坚定。
“就算前方全是荆棘,我也有决心冲开一切,用一生去实现今日的誓言。”
“我要让大明风华绝代,让盛世如花,让万邦来朝,带着大明乘风破浪!”
朱元璋望着朱宝坚定的样子,欣慰点头。
“好!”
“咱就喜欢你这股子劲头!”
“人这辈子哪能顺风顺水?有人选择退缩,有人选择战斗,咱老朱家的男人,永远是站着战斗的勇士!咱信你!”
祖孙二人相望,仿佛回到一年前初次相遇时,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门外传来脚步声,祖孙二人同时望去。
徐妙锦缓步走进,行礼道。
“参见皇爷,参见殿下。”
朱元璋摆手道。
“在外头别这么多礼,随意点。”
说完又靠回摇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