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皇帝和皇长孙回凤阳(1 / 2)
rad2 三份奏疏分别发往北平、河北、山东,北方三地封疆大吏无不为之震动。
奏疏内容平常,但其政治意味却不同寻常,这预示着陛下正逐渐退居幕后,大明国政和权力将逐步过渡到皇长孙手中。
当然,在此之前,必有一件大事尘埃落定。
定储。
尽管没人知道确切时间,但大家都能感觉到,这一刻近了,陛下恐怕即将确立储君!
三日转眼就过。
这三日间,北方三地的震动已无法掩盖。
在官场中,任何风吹草动都无需正式通知,就能迅速转化为有效信息,供人精准推测。
在国朝为官的人,历经数十年体制打磨,个个精明至极,言行举止间无不是高超情商与谋略的体现。
官场,本就是历练人的地方。
这三日里,北方三布政司的官员们心中各有打算。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储君如何,需要一步步磨合。
虽说他们和应天相距甚远,但应天的每一道国策都和他们息息相关,没人敢忽视应天的动向,众人都如饿狼般紧盯着都城,暗中观察。
当北平的寒风卷起落叶时,应天正下着绵绵秋雨,一直下到今日未停。
通淮门外,一辆马车在雨中缓缓前行,车轮溅起阵阵水花。
天气越来越冷,秋日刚到中旬,气温却诡异地骤降。
昨日,朱元璋大赦天下,与民同乐,并宣布于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十五在武英殿宴请百官。
虽没明说原因,但百官何等精明,都知道这是为定储君之事预热。
国事安排妥当,老爷子心中稍安。
前往凤阳府的马车内,坐着当朝皇帝与皇长孙。
马车内饰奢华,木板上铺着厚厚的软垫,尽量减少颠簸。
朱元璋坐在软垫上,案头茶盏正腾起袅袅白雾,这是他近年少有的闲适时刻。
老朱面色忧虑,强打精神对朱宝道。
“咱已快三十年没回过老家了。”
笑容中带着苦涩。
“富贵还乡,却不得不微服出行,天家的无奈啊!”
朱宝知道老爷子此刻无心看风景。
这些年,他活得太孤独,眼睁睁看着身边人一个个离去,这对暮年之人来说,已是致命打击。
“爷爷,您昨夜加急批了一夜奏疏,睡会吧。”
朱元璋应了一声,喝完杯中茶,便在马车内躺下了。
朱宝给老爷子盖上毛毯,自己也背靠车厢闭目养神。
一路无话,到下午时分,马车顺利进入凤阳府。
外面还下着淅淅沥沥的雨,老朱在车内微微打鼾。
朱宝偷偷掀开轿帘,望着斑驳的凤阳府城墙,心中感慨万千。
微弱的光线照进车内,朱元璋眼睑动了动,微微眯起眼。
“到了么?”
朱宝放下轿帘,回头道。
“爷爷,您醒啦?”
朱元璋中途醒过一次,爷孙二人吃了些糕点充饥,随后又睡去,直到此刻醒来。
朱宝给朱元璋倒了杯茶,老爷子咕嘟喝了两口,渐渐恢复精神。
“好了,马车进城了,咱爷孙下去走走,看看老家变成啥样了。”
朱宝点头。
“好。”
他弓身掀开马车门,对何广义道。
“停下吧,我和皇爷爷走会儿。”
何广义连忙答应。
朱宝先跳下马车,搀扶老爷子下车,何广义赶忙递上油纸伞。
朱宝对何广义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