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75章修改皇明祖训是皇帝的事,爷爷咱们别管了(1 / 2)

加入书签

rad2  朱宝却笑着摇了摇头。

“爷爷,这笔钱不会经过户部。”

“啊?”

朱元璋满脸疑惑,忙问道。

“为什么?”

朱宝解释道。

“因为这是我之前借给交趾的钱,现在交趾收了赋税,自然要把本钱和利息还给我。”

朱元璋听了,嘴角微微一抽,露出有些无奈的表情。

不过,他很快就释怀了。

“行!是你的就是你的,没什么可说的。”

老朱咂了咂嘴,又说道。

“当初铁铉去户部要钱的时候,他们不拨款,估计现在度支司的人肠子都悔青了。”

朱宝微微一笑,说道。

“下半年的财政赋税,估计会更多。”

老爷子点了点头。

“咱信你。”

朱元璋看着朱宝,温和地问道。

“治理交趾也有段日子了,你感觉怎么样?”

“不容易。”

这三个字,便是朱宝这半年来最真实的感受。

交趾那边会把相关情况,事无巨细的全部及时送给达朱府。

哪怕是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解缙也会送过来。

因为朱宝没办法亲自去交趾了解全面情况,很多时候只能通过这些事来推测全局,还要提前预防各种问题。

所以交趾的所有事务,朱宝都得知晓,都得仔细查看。

朱元璋笑了笑,接着说道。

“你目前才管了一个交趾,大明还有十四个布政司,再加上直隶应天府,以后还会有更艰巨的任务等着你呐!”

顿了顿,朱元璋继续说道。

“眼下大明看起来国泰民安,但距离真正的盛世,其实还远着呢!”

“京城、江浙、湖广等地区是发展得还不错,可云贵川等地,还有很多百姓生活困苦。”

“要是真想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那就得想办法把财富合理分配给百姓,做到藏富于民。”

朱元璋一心为民的执政理念确实值得称赞,但朱宝对此却并非完全认同。

就拿两宋来说,当时也倡导藏富于民,民间富得流油,比朝廷还有钱。

可后来朝廷想要对财富进行宏观调控时,却困难重重,最终导致国家陷入困境。

朱宝明白老爷子怜惜百姓,可这就如同教育孩子,一味地溺爱,只会让整个家庭走向衰败。

“你看《祖训录》了吗?就是礼部尚书李缘给你的那本。”

朱元璋突然话题一转。

朱宝答道。

“那本《皇明祖训》我看过了。”

朱元璋问道。

“看完感觉如何?”

朱元璋本意是问朱宝看完了没,可朱宝却理解错了意思。

朱宝说道。

“说实在的,这本《皇明祖训》里,存在不少局限性。”

朱元璋一愣。

这可是他在洪武三年,召集以宋濂为首的大儒们,亲自参与修订的祖训,能有什么局限性?

朱宝思考了一会儿,这才说道。

“爷爷,您刚刚说要藏富于民,可要是真实现了这个想法,朝廷却没钱了,咋办?”

“《皇明祖训》规定,后世子孙必须按照里面的规矩行事,这就给皇帝的施政设置了限制。”

“往后再过百年,随着国家的发展,现在的许多政策,还能适应那时快速变化的时代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