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0章徐家兄弟石锤,那就是皇爷(1 / 2)

加入书签

rad2  征收田税的是县衙典吏,典吏属于流外官,不是正式编制,他们的俸禄,都是由县老爷自个儿掏腰包付的。

只见那典吏手里拿着册子,正大声地点着名。

被点到的百姓,就得抬着粮食过来。

没错,在税收制度还没有完全统一前,明朝的基本税收主要还是以粮食为主,而不是折算成银两。

朱宝此前从史料中对税收的收取有所了解,可亲眼目睹民间百姓交税的场景,这还是头一遭,心中不禁涌起了好奇。

朱元璋站在一旁,背着手示意朱宝接着看。

“仔细瞧着,看看这大明的积弊。”

朱宝顺着看去,只见县衙的典吏示意吏抬来一口石斛。

在唐朝以前,民间习惯把石称作斛。

这石斛中间是空的,被点到名字的百姓,就得把粮食抬过来倒入其中。

主要是方便官府查验粮食的品质。

等粮食倒入石斛后,一个吏摩拳擦掌,憋得满脸通红,从数十步外猛地冲过来,一脚狠狠踹在那石斛上。

石斛被踹得剧烈晃动起来,不少粮食都撒落在地。

百姓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朱宝满脸惊愕。

“这是在干什么?”

朱元璋解释道。

“这叫淋尖踢斛。”

那些洒落的粮食就归官府了,美其名曰运输损耗。

百姓们不能捡,只能满心无奈地看着。

朱宝气愤地道。

“这不是变着法儿让百姓多交粮税吗?”

朱元璋神色有些纠结,叹了口气道。

“咱批复过山东临沂的一个折子,有个七品县老爷,轿夫是他的连襟和舅子,家里的厨娘是他妻子和妻姐。”

“他的官袍都打着补丁,老母亲还得去山上挖野菜吃!”

“官府俸禄少,没钱聘请太多吏,所以只能想这种法子弄点钱……”

“唉,受苦的终究还是老百姓。”

老朱一脸无奈与疲惫。

他心里清楚这是在剥削百姓,可官府也得维持运转。

不管是金银融化时产生的火耗,还是这淋尖踢斛的做法,都是他默许的。

他既心疼百姓,又不能不顾及地方官府的稳定,这种两难的处境一直困扰着他。

“你子脑子活络,可有办法杜绝这种事?这也算是咱爷孙俩为老百姓做点实事了。”

朱宝这才明白,马老头带自己来这儿的目的。

他看向朱元璋,只见老人脸上满是心疼与担忧。

马老头对百姓的关怀是发自内心的,早年的经历让他亲近百姓,真真切切地把百姓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看到百姓们受苦,他心里自是比谁都难受。

朱宝心中颇有感触。

以前他读史料时,便知道古代农民饱受剥削,可那时没什么切身体会。

如今亲眼看到百姓被剥削的场景,内心受到的震动,确实不。

从士绅到官府,百姓们被剥削的手段,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而最后吃苦的,也总是这些最底层的民众。

此时,徐膺绪和徐增寿刚处理完自家佃农交粮时出的岔子,正走在乡间道上,准备回去。

“二……二哥!”

徐增寿突然停下脚步,一把拉住徐膺绪,躲到了一棵大树后面。

这一下子,差点没把徐膺绪拉摔倒。

“你特娘的发什么疯?跟做贼似的!”

徐膺绪生气的道。

徐增寿则是抬起了颤抖的手,指向了前方的人群。

“二哥,你赶紧看看,那人……那人是不是朱宝?”

“朱宝就朱宝呗!”

徐膺绪没好气地骂道。

“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