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8章困扰大明繁荣的不是百姓,而是那些贪得无厌之人(2 / 2)

加入书签

“怎么了怎么了,咱也并未用力啊!”

“快让咱看看,你这子,明知咱力气大,还敢挑衅!”

朱宝吐舌一笑,答道。

“我逗您玩儿呢!”

“你这子,真是胆大妄为!竟敢戏弄咱老头子!”

朱元璋举起拳头,做出恐吓的样子。

朱宝缩了缩脖子,尴尬一笑。

“大头应该是在修筑道路吧?”

这些邮寄的货物和信件,不可能全部依赖运河漕运,很大一部分还是需要通过陆路运输。

如今大明的官道大多是土路,长期下去,路面必然变得崎岖不平。

如果不进行修缮,道路会越来越难行,运输效率也会逐渐降低。

所有的国策都不是孤立的,它必然会引起其他问题的出现,比如驿站的改革,会促使道路的重建。

这些事情,都是相互关联,进而推动国家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朱元璋笑道。

“你这孩子,和詹徽的想法一样。”

“正因为如此,朝廷需要利用这一批驿站的收入,反过来投资,大部分都要用于修建官道。”

“这样一来,能分多少去北疆修建长城,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修筑官道的费用过高,那么北疆长城的工程,就只能暂时搁置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事情也应当有轻重缓急之分。

国家现在到处都需要资金,有些事情,只能暂时放下。

朱宝以前并未真正体会到,直到现在开始审阅这些奏疏才恍然大悟。

朱宝始终坚持,无论是国内道路建设,还是北疆长城工程,两者同等重要,都不可忽视。

“我有个提议,您听听。”

“既然江南湖广地区正在建设官道,为何不鼓励民间的富绅和大地主向朝廷回馈呢?”

朱元璋好奇的询问道。

“具体是什么意思?”

朱宝整理了一下思路,回答道。

“江南的富绅财力雄厚,他们只需拿出一部分,就能一段段地修路,每完成一段道路,可以立碑记载捐献者的贡献。”

“就像新安江建设那样。”

朱元璋目光锐利,面容也逐渐变得严肃。

他反驳道。

“孩子,这二者并不相同。”

“新安江的建设,关系到数万民众的生死存亡,是江浙人民共同抗灾的成果,充满义举。”

“而你当下所说,本质上是朝廷向民间索要资金!”

“咱大明是一个国家,朝廷一旦开了这个先例,如何再以宽仁治理百姓?”

“现在让百姓集资修官道,将来若遇战事或灾害,是否也要向民间集资?”

“这样下去,咱大明朝廷与强盗又有何异?”

“你的想法出发点是好的,这咱承认,但江南的那些富绅大地主,他们真的愿意出资吗?”

“最终的负担,必将转嫁到普通百姓身上,他们有的是手段做出既利己又损民的事,你明白吗?”

“困扰大明繁荣的,不是善良的百姓,而是那些贪得无厌之人!”

朱宝挠了挠头。

“这些权贵们,权力真的能触及这么远?”

朱宝并不完全同意。

朱元璋笑道。

“等你亲身经历后,自然会有所体会。”

1120532422794hl

:。:vqiaqia

rad3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