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5章 收回燕云十六州的两个方案(1 / 2)

加入书签

rad2北宋平定荆池以后,便开始着手为进攻后蜀做准备

后蜀皇帝孟昶听闻北宋要攻打他,便想着依托后蜀的地理优势,严防死守

同时,孟昶又派遣使者前往北汉,商讨共同对付北宋的计策

不曾想,赵匡胤却从后蜀的将赵彦韬口中,得知了后蜀的军力部署情况

公元964年11月,赵匡胤下令兵分东、北两路攻打后蜀

两路大军分进而合击,约定好时间,到时一同攻打后蜀都城成都

孟昶得知北宋大军开拔,立即命王昭远为北面行营都统,率兵北上坚守利州、剑门

12月,北路宋军占领了利州

公元965年,北宋的北路大军有突破剑门关隘,打败后蜀大军,俘虏了王昭远,继而占领了剑州

北宋的东路大军,则是突破夔州要塞后,连续攻克万州、开州、忠州、遂州

如此,北宋的两路大军兵临成都,孟昶举城投降,后蜀灭亡

北宋灭了荆湖、后蜀后,南唐、吴越也向其臣服,但是南汉的皇帝刘鋹拒绝臣服北宋

公元96八年,公元969年,赵匡胤都曾派兵攻打北汉,但皆因大辽出兵相助北汉,无功而返

公元969年,赵匡胤开始为南征做起准备

公元970年,赵匡胤命命潭州防御使潘美为贺州道行营兵马都部署,率十州兵长驱南下,直逼贺州

潘美欲沿着贺水一路向东,直取南汉的都城兴王府,以此举让南汉主力上当,一举歼灭

果然,刘鋹派大将伍彦柔率舟师溯郁江、贺水西上增援

适时,早已埋伏好的北宋大军出击,大获全胜,伍彦柔被杀,贺州被拿下

12月,北宋大军挺进韶州,南汉都统李承渥率兵十万在莲花峰下列阵迎击

对此,宋军采取用弓弩破阵的方式,打败李承渥,占领韶州

公元971年,北宋大军又连下英州、雄州

2月,宋军又用火攻的方式,打败了南汉招讨使郭崇岳的六万大军,继而攻陷了兴王府

见大势已去,刘鋹投降,南汉灭亡

此时,北宋名声大噪

北宋灭了南汉之后,南唐皇帝李煜表示臣服,但却在暗中备战,以防止宋军的进攻

但赵匡胤志在统一华夏,接受南唐、吴越的臣服也是缓兵之计

拿下南汉后,赵匡胤又做了两年的准备,于公元974年9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为异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统领十万大军出荆南,并且调集吴越军出杭州北上策应

命王明牵制湖口南唐军,保障主力东进

10月,曹彬率军顺长江东下,水陆并进,一举攻破池州,占领采石

11月,曹彬命麾下大军在采石架好了通过长江的浮桥,以保证大军能够渡江,向东继续的推进

公元975年正月,北宋大军攻破溧水,与南唐十万大军在秦淮河激烈厮杀,打败南唐大军,进逼江宁

11月,北宋大军全歼南唐神卫军都虞侯朱令赟所率十万援军,攻破江宁城,李煜投降,南唐灭亡

在位期间举措

政治上: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以加强皇权。地方上,派文臣担任知州,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完善科举制度、制定刑律

经济上:修堤筑坝,防止水患。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专收。鼓励经商

文化上:注意收集各国遗留图书,用以充实官府藏书

军事上:进行军事改革、训练水师、分置边帅、统一诸国

另外,对于燕云十六州,赵匡胤也做过计划

对于北宋与大辽的实力,赵匡胤看的很清楚,一旦与大辽开战,北宋定会元气大伤,所以他打算以和平赎买的方式收复燕云十六州

听到这里,众人皆是看向了赵匡胤。

为此,赵匡胤设置了“封桩库”,将各国财富收归其中,并将每年财政收支的盈余部分存入。他计划等到蓄满五百万缗后,遣使向大辽赎回燕云十六州

如果大辽拒绝,那么赵匡胤的第二个计划就是,用这些钱财招募士兵,武力收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