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6章:四岁收徒(2 / 2)

加入书签

赵燕就这么陪着叶银禾,直到晚霞全部消失,婢子过来问是否摆饭。

吃过晚膳之后,赵燕又回了食为天去,她今日没怎么在,但手底下的人都很是能干事了。

做为上位者,自不必事必躬亲,就如同王妃王爷一样,事情自然有手底下的人去办。

六月初的天还是晴朗的,偶尔下雨也只是雨。

但到了中旬,就开始响雷,瓢泼大雨哗哗的下,整个天地都如在水幕中。

叶银禾看着窗外落下的豆大雨滴,哗啦啦的水流心沉入谷底。

晏时隐回京之后就出发去西郡了,为了那能给北方将士取暖的煤炭。

赵燕说,江州下最大最大雨的时候,西郡就几乎没什么水喝了,想要喝到水,只有去最大的湖泊去。

而这种天灾缺水唯一的办法只有将灾民分别送到周边的州郡去。

亦或是,在周边的州郡,有大水流的地方重新设下一个县城出来,安排各处居所。

那样会更稳定一些,但同时也更耗费人力。

各地在半个月前就已经接到朝廷的通报,让各州郡出人出力,加上军队一起,开辟出灾民的避难所。

除此之外,从各地送来的救灾粮食,都是由军官看守的。

看守的人里都是有皇帝的人,他们接的是密令,若是发现有贪污则,可当场斩杀。

因为不知道护送粮草的人拿个是皇帝的亲信,倒是让这一次的救灾粮没有减少,大多都送到了灾区。

而彼时,西郡正在安排守在百姓该去的乞食的州郡。

其中,最是盛产黑油泥的黑水县,晏时隐正看着新晒出来的煤炭。

这些煤炭做成圆形的短柱类型,中间穿了许多孔洞。

煤炭这样做的方法还是赵燕教的,说是烧起来容易,也容易晒干。

煤球已经烧过了,确实是好东西。

第一批正在装车,送往大业最寒冷的北方去。

而北疆,黑水河这边是大业最北的地方,如今是夏日,他们还感觉不到什么异常。

但朝廷下发了命令,让百姓们开始储存柴火,除此之外,每家每户都要修缮房屋。

“话说得简单,我们哪里有那么多闲钱整这些啊!”

“官府什么时候连这些也要管了?”

“现在天气那么热,除了烧火做饭要柴火,哪里需要这么多的柴火烧了?”

但官府下放的命令,可见是有什么异常。

富人家就会派人去官府打听,给银子下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得知今年很可能爆发天灾,富人家就开始囤粮,囤柴火了。

他们也听着官府的话,花钱修缮房屋,加固,还给房屋搭建了梯子。

北方人哪里不同修缮房屋的作用,若是大雪不断,这房屋被雪不断压的情况下,房屋倒塌人就得埋雪里冻死。

柴火是用来取暖的,修缮房屋是为了房屋不倒塌。

有人带头,便有更多的人照做。

而另一边,官府也逐渐得到军队送来的一批批物资,全部都堆放在粮仓里,就等着寒冬到来之后,百姓在猫冬躲避灾害时能有粮食吃。

每一步都在提前进行,朝廷做得很是隐秘,老百姓忙着每日的生技,大多数都不知道他们的天子做了这么多,不知道朝廷如此未雨绸缪,就是为了能少让大业百姓死于灾年。

而夏初时,官府还下发了禁酒令。

酒业被破关闭,就连张彬彬这个张记酒坊的老板,有秦王府这个靠山在也不再酿酒,卖的都是禁酒令还未下发之前酿制的。

粮食在灾年时珍贵非常,一碗米往往能在关键时候救人性命。

除了禁酒令,南方所有富人不得囤粮囤米,若是发现有大肆囤粮,官府会上门查抄,还得被罚银五百两。

有富人家有些关系,不信邪的偷偷囤粮被知道后,官府上门查抄,囤积的粮食被充公还被罚了五百两,顿时那些有心思的人家都不敢了。

再有钱的人,也耐不住这样折腾。

至于为何那么确信,囤粮就会被官府发现,自然是有人检举。

检举者,可得十两赏银。

十两,农户人家几年的嚼用都够了。

这一次的政策办得很是顺利,无论是北上支援的粮草棉衣等等物资都能顺利送到,原因还有一个。

江州秦王府里。

赵燕笑眯眯的说道:“这就是监察的意义,有人盯着,而那些人又不知盯着的人是谁的情况下,他们想要保住自己现有的官职就不敢贪墨那些东西。”

这也是赵燕吸取所谓的监控知识,华国那几十年为何能发展迅速,为何国内犯罪几率这么,是因为那里都有摄像头。

人的信息都在监控下无处遁形,就会收起心中的恶念贪念等等,循规蹈矩的做人。

赵燕给晏时車的建议就是,武德司既然是监察百官的,那这次天灾来临之前到后面抵御天灾,圣人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设立新的部门监控下方的人。

他们被监控之后,自然不敢在做什么。

不单如此,这监控的部门还不能暴露,得隐匿在人群之中。

这个方法,赵燕也用在管理上。

她下面做的几个水果罐头坊,方便面工厂,几个庄子都能不出事,就是因为她利用了人性。

人向上爬的人性,对钱的渴望等等。

她没有让谁做为代表去看管着,而是自己做为那个抽查的人,三不五时的突击抽查。

找出问题的会得到奖赏,做得好的也能晋升或是加赏钱。

管理本身就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可不好学。

“王妃其实一直以来都有自己的管理方法,一来依靠的是大业的律法和皇室的权利,剩下的不也是对人心的掌握吗!”

叶银禾听她这样一说,忍不住莞尔。

“御下,想要有忠心耿耿的,自然也需要真诚以待。”她说道。

两人相视一笑,都为各自的出色举杯互赏。

不过。

“这雨下得这样大,也不知外面的情况如何?”叶银禾忧愁着。

大雨下了有两日了,这种情况必然是要发洪水的。

人派出去查探了,顾重也在让下面的人去城外的镇县打探消息,尤其是最下游的澧县。

到了第三日,去往澧县的人回来了,回来后神色还算好,握着姜汤茶碗的手抖着,哆哆嗦嗦的说:“人都没事,没事,秦王殿下远见,澧县下游的村镇都在高处,水流冲走了不少田地,但人都活着。”

顾重身为江州的知府,秦王殿下不在的情况下,他要带着手底下的人去发洪水的地方去看,还要带人去救灾。

听闻澧县下游的百姓都活着,他大大的松了口气。

当初多少人觉得秦王修建水渠,让百姓改变居所的位置重建房屋是多此一举。

可才过了一年,这就看到结果了。

结果还是好的。

“天老爷啊,要不是王爷当初让我们在这边建房子,只怕我们都逃不出去。”

洪水滚滚污浊,还有大树被水流冲刷,顺着洪水翻滚飘走。

而他们在半山腰上,看着洪水冲刷,他们的房屋好好的,粮食也都有,家人没有少一个,真好,真好!

储存室里堆放的粮食很多,况且还有官府会来救灾的。

这一次,所有人在面对洪涝灾害都没有多大的害怕了。

顾重带着人出城救灾去了,出去一日之后回来,休息了半日又继续出去。

叶银禾也出门了,不过只在江州城内。

江州城身为古城,排水系统做得极好,这般大雨连下了四日,城内都没有多少积水。

不过内城河流的水很满,刷刷的往外流。

靠海地区大雨不断,深处内陆深处,却有州郡滴雨不落,人民想找水都找不到。

“这大雨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屋檐下有人感叹,整个天地都是湿哒哒的,人感觉都要发霉了。

叶银禾看着街道上人都少得可怜,她低头看着被淋湿的裙摆。

也不知道在西郡,王爷如今怎样,是不是很渴?

——

“本王不渴。”

黑水县,晏时隐指着其中一点说道:“从这里是不是可以挖出一条通道来?”

因为是在半山腰上,那个巨大的山中湖泊就是西郡唯一的水源。

看了眼那高山。

看山跑死马,别看瞧着山很大很近,但真要走去是很远的。

黑水县的县长说,那山中的湖泊流淌下来,黑水县就有水喝了。

但如今这么干旱,那湖泊有水,也不知能不能挖渠流下来。

不过山上有源源不断的雪山融化的水,若是能有水,百姓就不必逃荒乞食了。

思及此。

晏时隐决定试一试。

“找几个熟悉路的猎户和牧民去一趟,若当真有水,就速速回来。”

111八01111079八hl

:。:vqiaqia

rad3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