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7章 师父在上(1 / 2)

加入书签

rad2  陈知白笑笑:“孙师傅,不用卖关子,直说便是,事后少不了你的好处。”

老孙头听到这话,扶起雕像,爽朗道:“好嘞。”

然后指指雕像:“做手艺活儿,手艺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始终是你的字画功底,能写能画,才能做好手艺,不会写不会画,手艺再熟练也是个匠人,只能照猫画虎复刻前人作品,永远不成大器。”

“绘画!”

“对,绘画,你能画好,才能雕好,否则一切都是白搭,手艺人也得有绘画基本功,否则连草图都画不好,你说是不是?”

陈知白重重点头:“我懂了。”

“你会画画吗?”

“会!”

“纸上作画?”

“对。”

“那还不够。”

“啊?”

老孙头更得意:“纸上作画,终究只有一面,而木雕却有四面甚至六面,所以在纸上作画与画木雕草图不一样,你学的那点本事,有用,但不多,还得从头学。”

说着,提笔唰唰唰画了一幅草图:“你看。”

陈知白也笑了。

素描。

立体透视画。

与传统国画确实不一样。

没想到啊没想到,在这个时代竟然有人掌握了素描画法,这与传统的散点透视画法可完全不同,用的是一二三点透视法。

这东西没什么高下之分,只与画家的水平相关。

但素描确实别有独到之处,用处很广泛,对实际生产应用意义更重大。

老孙头能摸索出这种画法,倒也正常。

许多技艺,本就是在日常的劳作生产中诞生的。

何况老孙头还不是普通木雕师傅,而是儒修,虽然文位不高,修为孱弱,但也是万里挑一的人才。

能激活本命文宝,就已经相当不简单。

不过,这是他强项啊。

他上幼儿园之前就学素描,断断续续学了十几年,上大学又学制图,嗯,电脑制图,但原理嘛,一模一样。

老孙头这下子可炫耀到我的强项上了。

陈知白微笑:“我试试。”

老孙头把炭笔递给陈知白:“慢点学,我教你,以你的聪明才智,有个三五天就能初步掌握,这东西说难也真难,说简单也简单,脑子转不过弯来,一辈子也学不会,转过弯来,很快就能掌握。”

陈知白接过炭笔,随口问:“你自个儿发明的画法?”

“那当然!”

“厉害!”

“嘿嘿嘿嘿,你就画个……水缸吧,”老孙头指指旁边的水缸。

陈知白笑笑,目光落在旁边的木工床上。

木工床就是木料加工台,上边乱七八糟地摆着锯子、斧子、凿子、墨斗、零散刨花、几堆木屑,还摆着一个给锯片降温的水瓢。

加工台末端还挂着一块遮尘用的篷布。

很好。

很完美。

如果把篷布换成反光纸或者把水瓢换成不锈钢盆就更完美了。

提笔就画。

唰唰唰……

老孙头正得意呢,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看到陈知白起笔,脸色就变了。

再看陈知白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木工台的大致轮廓,手法之娴熟,线条之流畅,定位之精准,一口浓茶喷出,扔掉茶杯跑到跟前,不可置信地盯着陈知白的画纸,目光死死追随炭笔,表情越来越震惊,眼珠子瞪得溜圆,差点掉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