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章 京城交通管制(1 / 2)

加入书签

京城的早上,车流滚滚,人潮涌动,诸多上班族像蝗虫大军一般席卷街头,匆匆而过。

往日里熟悉的街道,今天看起来似乎有点不一样,透过车窗,上班族有些木然的脑子开始转动起来,公交车穿行的车道上,交警的身影似乎多了起来,身上的装备也增多了。

“呼!”转过一个十字路口,两辆警车呼啸而过,很多警察都是全副武装,神色严肃。

出什么事了?看着街头越来越多的警察,那一身身的防暴装备,令很多人的心底都是一惊!

似乎是觉得公交车里的气氛有些沉闷,一些靠窗的乘客把窗子打开了,“嘶!”一阵冽风透过微的缝隙饿狼扑食般的吞噬了车内的暖意,诸多乘客禁不住打了个哆嗦,而后脑子彻底的清醒了:出动如此多的武|警,看样子有全城戒备的架势,是京城那个地方乱起来了?

“叮叮……”似乎是感受到了众人内心的担忧,同一时刻,诸多上班族的手机都响了起来,千奇百怪的短信铃声令公交车内成了闹市,但仍有一些乘客毫无反应,只是一脸的恼意,都怪早上起来太晚,急着上班忘记带手机了,下回一定要把手机锁在衣服上,就不会忘了。

“广大市民朋友们请注意,京城影视区目前已经戒严,处于一级警戒中,若无要紧事请不要前往。因限制出行给您带来的不便,深感歉意!相关情况,会在稍后时间及时向广大市民朋友们通报,请不要相信任何谣言,也不要传播任何谣言……京城市|委市政|府通告”

短信不长,讯息也很简单,只是提了一下京城影视区处于戒严状态,若无必要请不要前往。但人的心理就是这样,你越是遮遮掩掩,他心里就越想一探究竟,好奇害死猫,很多上班族关掉短信便毫不犹豫的拨通了朋友或同事的电话,在京城这么多年那里没有认识的人?

“喂?老k,你那边是怎么回事?怎么戒严了?难不成有那个国际大明星去了影视区?”一个男子大着嗓门问道,一车的人都不吱声,很多原本想打电话问一下的上班族都停止了手中的动作,而那些没有带手机的乘客此刻也是双眼炯炯有神,一眨不眨的盯着大嗓门。

“鸭子,大清早的你吵什么吵?戒严?哦,忘了跟你说了,是这么回事……”大嗓门见公交车上传来一阵笑声,脸上有些发热,不过当他看到许多妹纸好奇的眼光,心底瞬间气势爆棚,大声吼着:“老k,你大声点,这边有点吵,捡重要的说,回头我请你吃鸭脖儿……”

“哄!”一阵爆笑声,让车内成了欢乐的海洋,大嗓门此刻的脸色瞬间变得涨红!

“好咧!事情是这样的,前两天不有个新闻,说任导涉嫌偷|税漏|税被拘捕了嘛,消息传开后,上一片哗然,刚开始形势一面倒,毕竟名人偷逃税款的事儿常有,一查一个准儿,这回任庸被盯上了,就该他倒霉!原本诸多明星都是一脸惋惜,可不知是谁抛出了‘阴谋论’,一下子惹恼了任庸的影迷粉丝,任迷们组成了任庸军团,纷纷上京准备讨个说法!”

“事情越闹越大,似乎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很多知名的媒体杂志就任庸被拘捕的事儿弄了一篇篇的专题报道,大有彻底抹杀任庸的意味。但络上‘阴谋论’的说法在很多任迷的论证下,似乎成了主流,再加上任庸还是南京和平基金会的荣誉会长,上公布的捐款额度荣誉会长的贡献最大……如此以来,更多的人在上公开呼吁,号召正义之士上京挺任庸…”

“短短的两天时间,任庸工作室的门前就聚集了上万人,现在还有很多人往这里赶…你说的戒严,也就是搜一下身,避免刀枪之类的危险物品流入进去,大批受过慈善恩惠的人和任迷还在一个劲儿的涌进来。就说话这会儿,一下子过来了八百多人,警|察的脸色都吓白了!”

“那为什么上不见新闻报道呢?”大嗓门的疑问是诸多乘客的疑问,就连司机也是竖起耳朵听着。任庸都被拘捕两天了,到今天都算是第四天了,如此长的时间,有没有偷税漏税也早该下一个结论了,不管结果如何,也不会酿成今天这种局面。拖得越久,民众心底的焦躁情绪越大,若这个时候在宣布任庸偷逃|税款证据确凿……指不定就是一起社会|群|体事件!

“我听说……”电话里的声音突然了起来,大嗓门赶紧调成了免提:“阿铁那个白眼教主举报时列出了很多证据,但税务部门和稽警在查证的过程中,发现这些证据太过于零散,构不成证据链,根本无法用公诉的名义提起诉讼,甚至于连偷|税的罪名都无法确立,最严重也就一个漏|税的罪名。下不来台的税警正在阿铁那厮的帮助下,紧急搜罗证据呢…”

“刚开始,大批的任迷围在影视区的公安分局,后来分局看事态越来越严重了,不敢大意,迅速派人将任庸带回工作室,因为那里围堵了更多的人。他们是想等税务部门下结论了之后,再带走任庸,若不然民众失控之下来一个冲击公|安|分局的事件,事情就彻底的无法收拾了”

“不过他们现在肯定悔的肠子都绿了,因为任庸被限制在古楼内,税务部门的查证工作都三天了还没有顺利结案。矛盾点一集中,带来了上万人的围堵,一下子惊动了京城领导,尽管民众在任庸的安抚下都十分冷静,大都耐心等待,但上头人却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京城是不能出事的!尽管这里云集了上千名记者,但是碍于税务部门的查证工作不是很顺利,很多记者发回去的稿件都被报社总部压下去了,要不然准会引起更大的风波。一些外国记者进行抗议当场就被请去喝茶了,吓得记者们胆战心惊,哪还敢嚷着自由采访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