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五十三章 本应该在上海的人怎么在这里(1 / 2)

加入书签

rad2“蕴年支教的地方在哪?”傅云庭忽然问道。

“长顺县。”蒲知道傅云庭已经猜到了,如实说道。

“云雾茶厂在芦山县,隔得挺近的。你说你急什么?等她支教结束后回上海,两个人见面的机会多得是。”傅云庭有些不理解,蕴年又不是不回来了。

如果真的是这么简单就好了。

蒲垂下眸子,淡淡地说道:“她不会回来了。”

这个地方于蕴年而言,说是阿鼻地狱都不为过。

见傅云庭有些误会了,他又解释道:“而且我和她不是你想的那样。”

“那是哪样?”

蒲自嘲地笑了笑,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因为怜悯一个女孩子,放弃这么多年在上海打拼的一切。

“因为想睡个好觉。”

蕴年去了贵州以后,他尝尝半夜惊醒,梦到蕴年从二楼一跃而下,像是一只破败的蝴蝶,轻飘飘地落了下来。

转念一想,自己这么多年的拼搏好像是一场笑话。

他不会结婚,不会有自己的孩子,他孤零零一个人来,最后也一个人孤零零走。

挣那么多钱做什么?

之前也不过是为了向自己的父母证明,即便是他们离婚了,自己和爷爷奶奶一起长大。

也会比他们各自再婚有的孩子更加优秀。

父母对他一番讨好,最后也是为了让他帮衬那些只有二分之一血统的弟弟妹妹。

他享受着父母的谄媚讨好,最后又将他们拒之门外。

那些讨好声立刻又变成了叫骂声。

你见过亲生父母诅咒自己的亲生儿子不得好死吗?

你见过连六十岁都不到的父母,起诉亲生儿子不尽赡养义务吗?

他只是被放弃的那个罢了。

蒲将自己的工作交接给新秘书,大到会议记录、安排时间,到傅云庭喜欢的咖啡、餐点。

到达贵州已经是一个星期之后的事情了。

刚下飞机,蒲连行李都没有放,先去了蕴年支教的长顺县。

到了县中学时,已经是下午了,学生们都放学了。

蒲摇下车窗,入目的就是设施简陋的校园,一栋二层楼的房子,是整个初中一百多号人的教学楼。

教学楼后面是一排平房,作为学生、老师的宿舍,以及食堂。

晚饭时间到了,住校的学生一个个端着餐盘去食堂唯一的窗口打饭。

蒲上前看了一眼饭菜,白菜、洋芋和萝卜,唯一的油水是和白菜一起炒的肥肉,就这每个人还分不到两块。

也许是在上海待久了,每天接触的都是身价过千万的成功人士,让他都忘记了,还有人在温饱线上挣扎,还会有人看不起病回家等死。

他与众不同的穿着打扮,也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

几个男同学壮着胆子过来问他:“你是不是来找朱老师的?”

蒲有些诧异:“你们怎么知道我是来找朱老师的?”

男同学们三言两语地说开了:“朱老师是大城市的,长得好看,你穿的衣服我在电视里见过,叫西服,也是大城市人穿的。”

“你是不是朱老师的男朋友啊?”

“可是朱老师不在学校,她去春玲家去了。”

“春玲的爸妈不让她读书,朱老师去做她家长的思想工作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