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零四章 残子(下)(1 / 2)

加入书签

……每当出现城市鏖战,就会看到我们很多被抬下来的伤员没有军帽,因为他们的军帽都给了火线参战的百姓;没有军装,只戴一顶军帽,他们就成了一个军人,一个保家卫国的军人;但是他们在殉国后却不会被列入战损数字而列入被屠杀民众中去,于是英雄们殉国后就留下了怯懦的名声……摘自《我的抗战回忆——曹民》

“粤东大捷以我军完胜终结,大量歼灭敌军而不计较一城一池之得失就是我抗战之主旨……”曹民略带走调的声音通过高音喇叭飘荡在广州城里;大捷,粤东会战已经结束了,对于广州人民来说已经结束了……

没有枪,只有一颗手榴弹……“不点”一个人幽灵一样在废墟中巡游着,他没有找到排长,他一直在找,他相信排长也在找他,排长一定不会丢下他……

“一颗手榴弹用得好是能炸死很多敌人的……”排长的话又在耳边响起来,因为枪少,刚刚才被吸收为新兵的“不点”没有拿到枪,但是排长给了他一个手榴弹。传更新

一个手榴弹就能炸死很多敌人,“不点”相信这个,他在鬼子进城开始屠杀的时候就曾躲在废墟中亲眼见过一群鬼子围着一个阿姨,在脱光她的衣服……如果一个手榴弹扔到那群鬼子当中,也许就能把他们全部炸死!“不点”的胸中热血翻涌,现在,他终于成了和敌人面对面战斗的英雄了!

“砰!”不远处传来一声枪响,就在他身侧的残墙后传来了人摔倒的声音,接着是急促的鬼子的几声呼喊……是鬼子吃了那边弟兄的黑枪!“不点”很兴奋,他缩在墙脚跃跃欲试想要找寻一个使用手榴弹的机会。同时他开始不断向枪声传来的方向用眼睛搜寻。想找到那个还活着、还在战斗的兄弟。

那些已经长出胡子的比他大很多的老总都叫他“兄弟”,在他穿军装以后;这让他很兴奋,以前在要饭的时候他也没少捱那些维持治安的老总们枪托,但是现在他们都叫他兄弟,尽管他只有十三岁,他自己也是一个“老总”了!

“轰隆!”一枚手榴弹在枪响的方向爆炸了,应该是鬼子向那边扔的……那边那个兄弟还在吗?“不点”贴在墙的耳朵告诉他身侧的墙后应该没人了,他继续心地往战斗的方向摸去……那边忽然传来了鬼子的说话声。&&他听不懂但是他确定那是鬼子!

声音消失了。“不点”继续摸过去……一个石墩旁边倒着一个中国兵,他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却带着一顶“圆底锅”钢盔,那是一个和自己一样刚刚才入伍的士兵!

看到有同类,“不点”觉得很兴奋但是也特别的悲伤:因为那个中国兵已经死了。

地的中国兵身被刺刀捅出了好几个血口子,还在“汩汩”冒着鲜血。显示他是刚刚才被杀死的。他应该就是那个向鬼子打黑枪的兄弟,被鬼子的手榴弹炸晕了然后死在敌人的刺刀下。“不点”一边当刚死去的兄弟还活着,和他说着话一边搜索他身身侧的地方,看看还能不能找到武器,他找到了三发子弹……

跟去,就跟在鬼子身后。一定能找到机会把排长给的手榴弹扔出去!“不点”继续着他的征程,除了要找排长还要战斗,还要为这个不认识的兄弟报仇,为那些曾经给予过他怜悯和帮助的被日本人杀死的无辜父老报仇……

“……这次粤东会战我军伤亡人数高达两万人,我们参战的部队多是新兵;但正是这些连战场都没有过的热血青年用他们的鲜血告诉了侵略者什么叫做不屈!……”粤东会战的胜利宣传在全国铺开,何应钦亲自代表军政部向民众公布了战损。他的报告中直接省略了近八万的武装百姓伤亡,因为他们不是军人;他的报告中把所有参战官兵都说成了没过战场的热血青年而没有提一句那些曾经当过土匪和保安团的有战斗经验的官兵。这让无数在后方的热血学生都有一种感觉:打仗只要敢打就行了。我们也行!他们在激动的游行过后,唱着让人热血沸腾的战歌纷纷前往募兵处报名……对于重庆人民来说粤东会战已经结束了……

“轰隆!”手榴弹在狭窄的空间爆炸。冲击波和气浪被挤压成巨流迎面扑来!已经在重炮打击中习惯了这种被震得晕晕乎乎感觉的“不点”反应很快,他一扑就到了一片废墟中趴下来,虽然还是给冲击及了,但是他还清醒着,只是脚一阵刺痛传来让他知道可能被划破了或者是吃了一块弹片……应该是弹片,他有过这种相同的感觉,一次是在帮排长把一个重伤的兄弟往堂屋抬的时候被敌人的掷弹筒追打时右边大腿吃了一片,他这才总是一瘸一拐的……双手都被瓦渣子擦破了,一双手都是血;“不点”用一双带血的被摔得疼痛中带着麻木的手在废墟中翻找着,终于找到了他的已经拧开盖的手榴弹——刚才他想拉弦扔出手榴弹就看见了从不知哪个角落飞过来的手榴弹,幸亏那一眼让他提前扑向了废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