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二六章 双吃(1 / 2)

加入书签

《》第四二六章双吃

……战争的消耗惊人,而我们的工业基础太薄弱了,因此很多部队因为没有足够的作战物资而不得不打一仗就进入休整等待整补;但谁知道就这样的局面已经是整个大后方所有人民节衣缩食忘我生产的结果呢……摘自《我的抗战回忆——曹民》

一零六师团的投降所产生的影响在事后看来可以和向日本投了颗原子弹相当,其直接影响了整个抗战进程

日本人可以容忍一零六师团被全歼甚至海军十一战队也全部葬身江底,但是投降却不可以接受一零六师团已经投降了,那么海军呢?当消息传到南京,华中派遣军司令畑俊六终于忍无可忍发出了号令:第十八师团、二十七师团、一一六师团、一一九师团全力西进

曹民一直担心的日军改变作战重点战场的变数被消除了,日本人无奈之下继续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再次大规模沿着长江两岸向起进攻

战术已经部署好了,就让各条战线上的部队自由发挥,最了解战局的是前线指挥官曹民可不喜欢越级指挥作战,他甚至不过问每条战线上的情况

曹民现在坐在法肯豪森对面,开始了和德国人的一场秘密会谈

“法肯豪森将军,我很清楚贵国和英国的关系,所以一旦我们把购买的飞机转卖到德国去,我想我们无法承受英国人的惩罚性贸易报复或者其它制裁,所以我们不能答应你们的要求”曹民的第一段话就让法肯豪森感到很失望,他原以为这个胆大包天的家伙会作出有利于德国的决定

“但是,我想到了一个对策,一个可以让德国了解英国飞机的对策……”曹民的第二段话又让法肯豪森眼前一亮

“为什么非得把英国战机开到德国去呢?德国可以派工程师和技工、大量飞行员过来,在中国熟悉英国飞机的一切啊”曹民的建议很容易就被德国人看穿了目的:为了熟悉英国战机,德国就必须派出大量飞行员到中国来参战,而且要研究清楚英国战机,德国必须要在中国建设一个至少能够组装飞机的工厂

“是的,这是我们需要的,但这何尝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呢?这对我们双方都有利”曹民摊出了他的计划,他要求德国人在重庆建设一个飞机组装厂,派出足够的技师过来帮助中国培训相关生产人员,同时派出过一百名飞行员到中国来参战,他们会以私人身份成为陈纳德对欧洲招募的雇佣军,当然他们是免费服役的

“还有,我也不想浪费那些运输东西过来的机会,我希望德国方面能够给我们提供一批先进的轰炸机,它们将装载建设工厂的物资和我们急需的航空炸弹直接飞来;我想以目前贵国和苏联以及东欧其它国家的关系这不难做到?另外,你也知道了英国人给我们发行国债的事情了,我想德国也可以那样做或者直接给我们大量的贷款,我们则用那些贷款不断在德国进口轰炸机和其它物资;用轰炸机把东西运过来,这也可以减少我们对远东大铁路的依赖,只要借用一些机场转场就行了……那些飞行员把轰炸机开过来后就不用回去了,这里是他们经受实战考验的最好试验场”曹民忽然发现自己还有做生意的天分,他给德国人开出的条件确实是一个可以成立的条件:中国人付款来购买一切军援,虽然这来自德国贷款

“如果贵国需要一些实物担保,我们孔部长不是已经把大量资料带去德国了吗?我们有的是资源,虽然这些资源开采起来对我们来说很难,但也许对贵国来说则是很简单的事情……”曹民又给德国人下套了:本来看到英国人批准了中国政府无担保在英国发行债券,德国人也当然会步其后尘;现在中国政府还愿意把大量矿山作为抵押,这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吗?

“我还知道要开采矿产并不简单,要做很多的勘探才能决定如何开采,所以为了表明中国政府一向以来和德国的友谊,我们可以允许贵国对矿产进行勘探的同时就开始开采我们已经在开挖的各种矿产,这应该可以最大程度上弥补时间上的损失了,甚至可能在协定成立后的下一个月,中国的矿产就可以通过远东大铁路运到德国去了……”曹民的每一个出价都对德国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只要德国人答应了,他们就会把大量的设备运过来,这些设备全部用轰炸机运输,中国空军将会源源不断得到轰炸机补充而那些设备过来后,替中国落后的矿山设备也要些时间,因为矿山设备的一些重件不可能通过空运,他们还得以海运或者走远东大铁路的方式,等所有设备到齐进入安装调试等完成估计得要一年一年后,欧战开始了吗?曹民不知道,但他知道一定不远了,日本和德国是有一定盟约的,虽然现在轴心国还没有形成,但是为了对付中国,日本人一定会想尽办法与德国结盟只要德日有盟约,中国待欧战开始就可以正式对日本宣战抗战的很长时间里中国并未对日宣战顺带的就和德国翻脸了;到了那时,德国人一切的投资就都将成为中国的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