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不见本心(2 / 2)
他说:这就是道家的修士,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是一眼可见的道家。
我说:你指的是什么?
他敲了敲自己的脑袋,说:一个宗派最大的目的并非让你站队,而是承认它的思想。
我说:那又如何。
他不再聊这个话题只让我自己领悟。转而说道:既然你来到这里,也是圣女亲选的候选人,我们不能违抗,只是让一个不承认佛宗思想的人来这里,未必不是一种不幸。
我说:所以你想给我洗脑。
他摇摇头:洗脑什么的不是我派的理念,恰恰相反,古佛门是佛陀游历天下经历红尘后大彻大悟的产物,所以重思辨之术,我们希望每一个承认古佛门的人都能够畅快的感悟佛法。
我说:什么意义?
他说:修士的生命很长,和平时候他不会轻易死去,这样生命的对立大致上便不再是危险,而是时间。就像是修行一样,感悟天地的同时也是对生命的思辨,你觉得它有意义否?
我不得不承认玄空和尚的话。只由衷的点了点头。玄空和尚不再多说,只是将这里就给了我,让我在这里看看佛经,看看佛的历史。可能是怕我抵触,他说:佛的力量来自于思辨。
这无异于是告诉我,这里是一个修行的地方。无尽的佛家书海在我面前荡起朵朵涟漪。
也许是固执也许是天生就对书本有一些抵触,压根不想在这里越什么劳什子的佛门功法。
倒是那玄空和尚一走,我就打坐,参悟我的归凡决。时间很久了,除了从中得到了我自己道的雏形之外,我一无所获。我坚信这归凡决中一定有可以让我兴奋的东西。
这里空无一人,只有我一个,大概一个月的时间里我都要待在这里,而且不得不说很奇怪的一点就是,在这堆书面前我好像很难进入状态,也说不出来是什么原因,好奇还是怎么的,就像一堆精灵在呼唤我一样,那佛家的书海就是一群妖娆的精灵。
我就知道我这六欲未除干净,自从那六欲树的关卡后,我反倒觉得越陷越深,不知所谓。
求知欲支配下我走走停停,还是拿起了一本关于古佛宗修炼的介绍。
上面大致说:古佛陀为了找到脱离苦难的办法,终日冥思苦想。最终在菩提树下成道,创立自厄之法,使自己经受苦难,七情六欲都要亲身领悟。所以……这些古佛门的大师其实大多都是经历过吃喝嫖赌抽……世俗的。
我赶紧丢了这书,只心说:干坏事还说得如此冠冕堂皇,不地道。
又找了本佛宗的人物本纪——《无相佛本纪》。打开来一看,就像是一本说,上面说这无相佛是佛宗的大能者,他把佛宗自厄的法门修炼到了极致。
原文说:“无相佛,佛宗子民出生不详,无眉目鼻耳,传其与佛有缘,四岁修佛,八岁以佛法成就金丹……二十岁佛法大成。”
大致上这大师的传记都是这么写的,也没什么意思,只往后翻。有意思的故事总是突如其来,书上说:无相佛历经百转千回世间疾苦,在其佛法大成之时发愿填去心魔,奈何魔性已入体,最终……后面几页被人撕去,再好看的故事也没了意义,直接放回书架去。
却也并非一无所获,我还是看到了无相佛有关的东西,是这佛宗大能生前所写的一本佛门典籍。本着无尽的好奇,却是迎来大大的失望,这本书是专门研究佛法的,也不是什么功法秘籍,而且密密麻麻的字,看不懂得文章意思着实让人想要将它撕了……
“看来我跟佛无缘。”腹诽一句,便心安理得的默念静心咒,进入入定状态。
却是这次不同于以往,我在自己的世界里看到了不止是自己之前用幻术控制自己,保留下来的对归凡决原文的印象,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我看到了一束金光,一个菩萨……
那菩萨无眉目鼻耳,只一颗脑袋,端坐在莲花宝座上也不言语也不动,只就在旁边。
我不去管他,心想可能是刚才看了所谓的佛经,然后被种下了印象,早就听说佛宗的念力开发非常厉害,如今看来果然不一样,难怪他们这么苦的教义也会有人接受,表面上不洗脑,却是让人一听一看就种下印象……
我继续回到当初那种看归凡决原文的感觉,只继续细细的品味其中奥妙……
不过这次还真不是我太分心,那无眉目鼻耳的菩萨就在我身边金光闪闪完全打乱了我对归凡决的体悟。
静坐完全不能进行,我深恶痛绝这种体验,这佛宗的书实在太有力量,于脑海中挥之不去。
既然如此,我不能静坐那就彻底的瞧瞧这佛门到底是什么本事。
洋洋洒洒的书海中我目眦欲裂寻找一本理想中的书。我要从那本书里知道佛宗的秘密,以及它的来龙去脉……
……时间快速过去。
不得不说,这佛门里的高手前辈还真是不少,不同于道门,这里的书籍多是经文跟人物传记,也许没有功法术法秘籍那样来的刺激,却是能读到许多有趣事迹,消遣时光着实上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