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六章 层层狙击(6)(2 / 2)

加入书签

夏贵点点头,世出英雄,他倒是相信只要大宋能够迈过这个坎,凭借战争积累出来的人才,必然会实现大宋的中兴,说不定还能够收复中原。

夏贵捋了捋胡子,道:“中兴之事,也不知道老夫还能不能看到。”

“老将军如今已经看到。”陈大举认真说道:“无论均州抑或江陵,都是大宋的天堂,等淮南之事结束之后,子愿意陪老将军前往江陵,享受一下那大宋最美好的地方。”

三人说着话,王惟义果然是秋后的蚂蚱,在张弘范离开之后,攻城很快就停止下来,反而是设置路障,修葺军营之事迅开展。

“大人,抓到几名细作,说是要见大人。”一个兵高兴说道:“这人也厉害,知道陈大人的名字。”

陈大举疑惑的看了看兵,很快就看到三个人被带来,远处一个熟悉的声音说道:“陈大举,半年不见,你子得意了?”

“老子想见你一面可不容易啊,要不是老子机灵,恐怕早就成了刀下鬼了。”

“郭大人?”陈大举连忙走过去,只见一人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不过郭平还有谁。

陈大举连忙解开郭平身的绳索,赔礼说道:“郭大人,你就别笑话我了。”

“怎么是郭大人亲自过来?这事挺冒险的。”

郭平也不计较,笑道:“这点事老子若是办不成,就不好充当均州军的人了,再说咱们均州军哪次不是冒险?”

“有些事还是过来说明白好,只是把我们绑起来的那名兵好像是军事学院的人?他们怎么连我也不认识了。”

“弟子,弟子而已。”陈大举连忙说道:“闲着无事,教他们几手而已。”

“你子就别得意了。”郭平笑骂道:“要不是老子要见你,容得他们来。”

陈大举连忙把郭平介绍给夏贵和洪福,夏贵见郭平稳重,一副胸有成竹的摸样,一看就有大将之才,不禁暗中佩服张贵,也不知道他怎么就招揽了这么多人才。

郭平不敢自傲,连忙向夏贵行礼,尊重说道:“张大人在外,常言庐州若不是老将军,恐怕早已落入鞑子之手。”

“老将军不仅是庐州之大功臣,也是大宋的大功臣啊。”

夏贵连忙说不敢当,郭平有备而来,又给夏贵送一副软甲,道:“这是江陵专门为夏大人打造的软甲,老将军试一下看是否合适。”

夏贵大喜,为将者对武器、对保命的盔甲自然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张贵想得真是周到,夏贵虽然以前没和张贵见面,但很快就被他的部将征服了。

众人说了一会话,然后回到大营,分了主宾坐好,夏贵主动问道:“郭大人此次冒险进入庐州,怕是为了庐州城外的大军而来。”

郭平点头,道:“张大人早已定下计谋,只需等伯颜、张弘范离开安庆,便以水师封锁安庆,断绝鞑子的后路。”

“然后出动均州军协助淮南军,一口吃掉这王惟义这五万大军,扫平淮南,逼鞑子跟朝廷决战。”

“伯颜兵力有尽,然而朝廷之兵无穷,只要层层狙击,不断消耗鞑子的兵力,就算鞑子到时兵临临安,也是纸老虎一只而已。”

夏贵见郭平说得轻易,自然知道其中不知会遇到什么危险之事,不过也赞叹张贵的大手笔。

众人自然仔细做好计划。

城外的王惟义并不知道城内生的事,也不会想到张弘范刚离开,均州军和淮南军就开始算计自己。

不过王惟义究竟是心中有些担忧,刚结束攻城,王惟义就开始经营大营,不但加固大营,还设置大量的拒马等,以防宋军的反扑。

宋军有可能会反扑,王惟义又不是蠢才,自然知道有这个可能,而且不幸的是,他刚刚想到黄州的均州军。

希望这该死的均州军不要把目标放在这里。

张博如今已是王惟义身边的亲兵头领,王惟义非常信任张博,任何事情都会跟张博商量,张博从一名兵能够成为亲兵头领,王惟义教了他不少。

“张博,你看黄州的均州军,会不会和庐州守军联手?”王惟义担忧问道,他是被均州军打怕的了,一点也不想见到均州军。

“大人,即使均州军和庐州淮南军联手,大人也不用害怕。”张博肯定说道:“如今军中尚有门g古骑兵万人,均州军到底也不过是一两万人而已,何惧之有。”

“张博,无论何时,对于均州军绝对不能忽视。”王惟义认真说道:“忽视均州军的结果就是死。”

张博表示受教,王惟义叹息说道:“老子这几年,是被张贵打怕的了,只希望一辈子不愿意见到他。”

“然而这又不是不可能之事,张大人离开庐州,黄州的均州军又怎么会不知道?若是均州军拼了命要找我们麻烦,老子也就只有拼命了。”

“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张博刚过一些好日子,自然希望王惟义能够活下去:“就算均州军来攻,咱们坚守大营,他还能怎样?”

王惟义苦笑,谁知道会怎样:“该来的总要来,不来的也不会来,若均州军真来了,咱们也只有拼命了。”

“咱们说什么也不能辜负了张大人的信任。”

“大人,末将就算是死,也要与大人共同进退,均州军就算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末将也要跟他们斗一斗。”

王惟义点点头,两人正说话,一个兵走到王惟义身边低头说了几句话,王惟义脸色变了变,让张博先回去,自己跟兵来到了一处军营。

“大人,青青公主刚才晕迷了过去。”一个大夫皱着眉头,说道:“再这样下去,恐怕……”

“多灌一些稀饭。”王惟义怜惜的看着昏迷的张青青,低声道:“大人已经让京城的张宏略大人精选了长白山人参送过来。”

“恐怕也就是这几天就能到了,到时熬点人参汤水,能活多久就多久了。”

大夫迟疑了片刻,道:“有人参水吊命,青青公主多少也能熬多一点时间。”

“只不过、只不过人实在不明白,明知心病还须心药医,为何大人就愿意把青青公主送走?”

“这事,不是我们能够做主。”王惟义也不生气,知道大夫是为了救人,摇头道:“朝廷的事情,复杂得很,我们还是听大人的。”

“只希望,这天底下会生奇迹,让青青公主好起来。”  filsarilhl0643195421hl

:。:3v

rad3

sr="ggdlgdj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