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七章 生财有道(17)(1 / 2)

加入书签

哈哈,还来得及今天的更新,码字用了三个时,修改却用了两个时,郁闷。

次日,均州报正面大字写道:均州第一,葛氏领三娘子下酒馆,吃得食客目瞪口呆。

这篇文章用轻松的文笔介绍了葛氏带领三娘子下酒馆的原因,无非是领了月钱,其中更点出了方大嫂作为葛氏裁缝店的席设计师,月钱达到了十两之多。

最后还用很长的文字介绍了三人所吃的菜谱,期间更是狠狠的赞美了黄头酒馆的几样菜,说得这几样菜天没有,人间也是独此一家。

最后才提出:男子能下馆子,为何独轻女子。

世人再也没想到,女子的权利之争始于今日,始于这份的报纸,当然这要等均州报流传道京城,这个争执才算正式开始,然而报还是在均州城引起了轰动。

先,黄头苦心积虑,又是打折扣,又是亲自接待,又是亲自下厨,最后让老伙计请来记者,就是想为自己打一下广告,而且,他也达到了这个目的。三位娘子当初所点的几样菜谱,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成了黄头酒馆里的畅销菜。

其次自然就是葛氏裁缝店再次在百姓心中燃起了一阵亮光。三位娘子打破了男子下馆子的权益,虽然引起了一撮人的不满,但更是得到了妇女届的大力支持。葛氏裁缝店的客源主力又以女子居多,谁让她是均州第一女掌柜呢?

最后还有一点没想到的是,均州官府曾规定,凡女子参加社会活动第一,都需要打五折,从此以后女子才真正参与到社会各种活动,这倒是张贵当初没想到。

正是葛氏的巨大成功,使得其他裁缝店和布店也开始模仿,在均州报投放了大量的广告。也给葛氏裁缝店增添了不少压力。

“刚中兄弟,”经过一个月地狱般的磨练,葛氏也利索起来,不知道怎么就找到了同样是位于院街的家兼均州报办公室:“奴家有件事想请教一下刚中兄弟。”

自从张贵帮忙雇佣了所谓的编辑和记者还有特邀供稿人之后,陈孚的工作变得更加轻松起来,他每日只需要做的事就是和两个编辑一起,收集记者和供稿人送过来的稿子,又或许是由两个编辑去联系供稿人取诗词文章,剩余的时间就是在房子里陪老娘。

然而,让陈孚郁闷的事,自己算是抽出时间来了,可是老娘却没了时间,自从张娘子把老娘带去了养济院一次后,老娘有事没事都会往养济院跑,几乎是把白天所有时间都在了里面。

陈孚放心不过,跟着老娘过去,现养济院并不简单是孤老院,并不简单是收留孤寡老人的场所,其中陈孚看到还有不少年轻的妇人、娘子在帮忙料理。

更重要的是养济院的活动是在太精彩了,有四个人一起玩乐的叶子戏,也有数人一起游乐的牙牌,又有热闹之极的纸牌,还有简单易懂的一种叫做飞行棋的游戏,养济院每逢周三又有勾栏过来表演,有杂剧及讲史、诸宫调、傀儡戏、影戏,凡此种种,数不胜数。

就算是不合群的老娘,此时也与数人蹲在一个角落旁边,陈孚过去看了一会,却是围棋。陈孚有点郁闷的看着沉迷的老娘,看来老娘算是把自己这个儿子丢一旁去了。

陈孚看了一会,现这些老妇人的棋艺还不错,问了原由,原来张大人也经常到养济院,往往一待就是一天,不是陪老人走围棋,就是和老人下象棋,甚至飞行棋、纸牌、牙牌无一不懂,无一不晓。

陈孚在养济院陪老娘约莫一个时辰,一阵悠扬的琴声把他吸引住了,却看到老娘和几个老妇人,虽然围棋正是最紧张时刻,但还是停住了手,然后有秩序的走到一起。随着琴声不断响起,陈孚看到几个照料老人生活的娘子,竟然领头翩翩起舞,陈孚看了一下,暗暗吃惊,竟然有点熟悉。

“难道是太极?”陈孚熟读诗,看到娘子舞的招式隐约有陈传老祖所创太极的痕迹,但招式更加自然,更加和谐,连陈孚也忍不住跟着妇人耍了起来。

随着悠扬的琴声,耍着自然之极的太极,陈孚身心舒坦无比。

一个早,每隔一个时辰,耍了两次太极,又有一次却是其他招式,这次陈孚却看不懂了。

“现代舞。”老娘怒瞪了陈孚一眼,责怪他打扰自己练习,陈孚看了一会所谓的现代舞,现其中节奏感非常强,招式却很美观,这次可把陈孚看晕了头。

“这是张大人所创。”等琴声落笔,老娘得意道。

陈孚可真没有了主意,张大人、张大人为什么都会呢?

“娘,孩儿已煮好饭菜,得回家用餐了。”陈孚看了看天色已到了日中,担忧道。

“去娘举着白子,不知道往哪里放。

陈孚至孝,见老娘不急,自己也不敢吭声,约莫隔了片刻,却响起了一阵钟声,老娘笑了笑:“姐姐,可算到时间了。”

对阵的老妇人,囔囔道:“不算,不算,这局非要斗下去,除非妹子自己认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