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章 经营均房(20)(2 / 2)

加入书签

“这里应该摆一张大桌子。”张娘子指手画脚的,仿佛这店是她自己开的一般:“这里修些柜子,日后放些布,还有一些成衣也要放在这里。”

“这里应该隔开一个间。”张贵指着角落道:“让人可以试穿衣服,有不合适的地方可以马修改或更换。”

“若是有一个大镜子,那该多好啊。”张贵忍不住叹气。

“是铜镜吗?”张娘子好奇问道。

张贵摇头,却不说话,可恨自己为什么就不是选化学专业呢?

“十万。”卢方看着一脸得意的张贵,不敢相信的看着在座的人。

6秀夫、刚从房州赶回来的房州新任知府赵咨、和张贵刚从葛氏裁缝店回来的张娘子,还有新任命的房州通判梁山、均州通判刘青山,窥私营老大杜浒、均州院的方回,觉得自己的头脑已不够用了。

6秀夫嗓子沙哑,这一个月来连续忙不停,他却觉得满身精力怎么也用不完。张贵的种种主意,6秀夫觉得自己的大脑远远不够用了。

“三十万良田。”6秀夫欣慰,道:“这十万银子,还除开了八万两修葺水利的银子,还有就是借给百姓的五万银子,最后就是收购粮食的五万银子,最后两万是各级官员务农的花销。”

“这还不算,”6秀夫脸的笑意跟浓了:“在可以预计到的秋粮,均州至少还可以收入五万两银子,还有就是三十万亩良田。”

刘青山到底是军转政,呆在均州军,他总会想起死去的弟兄,他刚从赵咨接手不久,目前一切还在学习,叹气道:“十万银子看起来虽多,但也仅是均州一个月的开销罢了。”

“那算下来不是白忙乎了一趟?”方回也算是官场之人,6秀夫有意把他拉出来帮忙。

6秀夫摇头,道:“数可不能这样算,万里知道这次招了多少百姓吗?”

“多少?”方回颇感兴趣。

6秀夫伸出两个指头,感叹道:“两千户,约一万人,而且大部分都是北归之士。”

“这么多啊。”方回不敢相信,百姓最难舍乡土,若不是生活不下去,也不会想着背井离乡。

“综合各方的消息得知,去年以来,北方大旱。”张贵心情有点低落:“再加大元朝在襄樊之战中,造成了大量蒙古汉军的伤亡。”

“听说忽必烈要征召十万蒙古汉军,北方的百姓实在活不下去,唯有逃亡。”张贵解释道:“在汉水北岸,杜老大放出了密探,动员北归的百姓投奔均州,要不然哪里会有这么多人跑均州来。”

方回恍然大悟,再看一眼沉默不言的杜浒,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十万两银子确实不多。”张贵苦笑,道:“所以,从今日开始,矮张带头减少饷银,从这个月开始,矮张只支五成饷银,一直到均州财政好转。”

其实他对银子没多少感觉,领到的饷银,一般都是第一时间让弟兄们分掉,要不然就是与身边的兄弟大吃大喝用完。

“当然,这全凭自愿。”张贵连忙道:“你们都不用着急表态,把这个消息下去,也不用说什么,到饷银时再让他们自己决定。”

6秀夫点头,道:“这倒是好主意,即使是朝廷,也常有拖欠饷银之事,不过大人既然不许讨论,君实也不好说。”

“不过君实支持大人的决定。”6秀夫连忙道。

“过税改成百分一,可否?”均州、房州毕竟是张贵的节度州,他嘴里说不管,其实还是惦记着。

商人携带货物经过某一税物关卡,要交过税,税率百分之二,即货价1文,抽税2文。均州、房州既不是重要关口,又不是达城市,过税多收少收一点其实影响不大。

6秀夫点头表示同意,借着道:“但往税,老夫建议还是按照百分三。”

开设店铺的商人,或商人把货物停在市场出售,要交住税。住税的税率为百分之三,即按货物的价值,每千钱抽税3文。  filsarilhl0643195250hl

:。:3v

rad3

sr="ggdlgdj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