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三十章古巴引起的思想(1 / 2)

加入书签

第二百三十章古巴引起的思想

“我们迎着加勒比海的巨,为避开空中和海上侦察,不得不远离古巴航行,绕了一个弧形……”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在隆冬的绵绵细雨中,当年轻的卡斯特罗以及其率领的八十一名战友,乘坐一艘名为“格拉玛”号游艇悄然滑出墨西哥的图斯潘港,驶向他们的目标——祖国古巴时,他大概也不会想到仅仅不到两年,便会打败不可一世的巴蒂斯塔政府。

在五十年代末期,《纽约时报》的读者们不时地读到赫伯特马修斯写的引人入胜的署名报道:一个身躯魁伟、啰嗦、三十岁刚出头的、名叫菲德尔卡斯特罗鲁斯的大胡子古巴者在1956年圣诞节带着仅仅十二个人已在古巴登陆。他们进了山区,打出了红黑两色旗,号召古巴热爱自由的人们参加推翻巴蒂斯塔政府的运动。

在开头几年,卡斯特罗的运动在美国是很得人心的。巴蒂斯塔统治下的古巴是由恐怖分子和官僚操纵的警察国家,这些人靠业、赌场、和侵吞公款大发横财。为了镇压造反的大学生,哈瓦那大学校关闭;持不同政见的人被暗杀;尸体被肢解后送还给父母,或者象垃圾一样扔进沟渠。华盛顿对出现真正民主古巴的前景感到欢欣。

而马修斯等美国新闻记者写的更都是同情的报道,把大胡子卡斯特罗和他的造反者,描绘成要为同胞争取自由和正义,毫无私心,罗宾汉式的人物。

大部分古巴中产阶级和许许多多有影响的古巴军官对巴蒂斯塔早已厌憎,这就是巴蒂斯塔毁灭的原因。到了五八年,卡斯特罗有了近两千士兵,虽然在和四万名装备精良的巴蒂斯塔军队相比,还处于弱势,但巴蒂斯塔的军队已经无心恋战,旧政权的末日已经到来。

随着巴蒂斯塔的逃亡,卡斯特罗和他的战友埃内期托切格瓦拉指挥着军队沿着古巴中央公路长驱直下,进行了为时七天行程六百英里的胜利进军。

黄历从始至终都不,不表态,不发评论,只是冷眼旁观着在美国人后院发生的这些事件。很有意思,美国人在受骗后,最终能容忍一个红色国家在其后院闹腾,却要高喊亚洲扩张能够威胁到千里之外的。搞不懂他们的脑袋里想的?

毕竟那里离亚洲很远,黄历可以装傻看不见,任凭美国人把卡斯特罗当成一个符合他们价值观的拉美硬汉。而他更感兴趣的则是另一位古巴人,切格瓦拉,那个在死后成为一个偶像,英雄的受难者,时尚的终极招贴男人。他头戴红星贝雷帽的经典造型,会如潮涌般地出现在驻唱歌手的文化衫上、青年诗人的马克杯上,或者博客和bbs的题图、头像上。

但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切格瓦拉活在人们心中的原因,并不是以他的同伴所想象的形象,而是成为了反主流文化的普遍象征、全球流行文化的标志,他完成了一个由暴力的象征到时尚酷哥的转变,成为了一个全球品牌。

是的,如果切不是生得这么好看,他不会成为一个神话般的者。“所有一度直接存在的,都变成了仅仅是再现。”他的肖像被印到了恤衫、明信片、棒球帽上,进入了安迪沃霍尔的流行艺术,被麦当娜易装印在《美国生活》的大碟上。在他去世40年之后,切格瓦拉被用来出售从牛仔裤到罐装啤酒的各种商品。甚至有一种洗衣粉被冠以“切格瓦拉牌”,它的口号是“切可以洗得更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