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六十五章日本的困境(1 / 2)

加入书签

第三卷血火征程]第一百六十五章日本的困境——

第一百六十五章日本的困境

舆论掀起,发酵,壮大,这样一个连贯的过程在南洋联邦的jig心策划下顺利而成功地完成。

关于日本战争罪行的披l-一直是南洋联邦在进行的工作,南洋联邦的民众对日本一直是处于不满和仇恨的状态。而且,南洋联邦并不是只满足于国内,在国外也以资助研究等名义联系了一批代言人。现在,就如同集结号吹响,在全世界几乎都掀起了反日的风暴。

甚至,美国国内的舆论也开始对日本战后反思提出了意见,认为“美国对日占领后所实行的民主改造是不彻底的,毫无疑问,美国有足够的力量对日本施加影响,但美国并没有利用对日本的主宰地位,使日本对历史进行应有的、有利于地区和平的反思,对因侵略战争给亚洲周边和其他国家造成的伤害进行深刻的反省。”

《华盛顿邮报》发表评论:“从在坤甸对日和会第二阶段会议上可以看到,日本在国际社会除了美国没有同情者,整个亚洲都对日本充满了憎恶,而这个被所有亚洲国家厌弃的国家却有唯一的朋友——美国,我们对此不知道是感到荣幸,还是感到耻辱。”

《纽约时报》适时刊登了驻日记者的文章,这位美国记者在考察了靖国神社后,吃惊地发现:按照靖国神社的历史逻辑,日本侵略亚洲各国并偷袭珍珠港纯属“迫不得已”,是为了从西方殖民者手里“解放亚洲”。仿佛战犯不是东条英机,倒成了罗斯福他对这种曲解历史的观点感到“非常令人不安”。

美国民众一直对政fu提供的信息深信不疑,此时却发现对日本历史置之不理,自己的利益也将受到伤害和威胁。现在,民众开始纷纷指责美国对日本的庇护和袒护,批责日本的国家诚信,同时也开始更加深刻的认识日本战后反思的不彻底-g意味着什么。

而美国一些政要和主流媒体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开始对日本历史认识问题采取批评、干预和敦促日本改变错误的态度。并向政fu进言,认为“美国不愿在日本历史问题上全面、明确地说明基本立场,这种态度不仅不利于日本的历史反思,也不利于亚洲国家对日本的态度改善,对于维护和发展美国的地区和全球利益并无多大益处。”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则如雷霆万钧,如水银泻地,黄大总统的风格在这场舆论风h-中显l-无遗。

白宫内,杜鲁-总统面对着国务卿艾奇逊苦笑不已,摇头道:“事情有些出乎我们的预料啊,而黄大总统刚刚与我通过电报,重申他对我们扶持日本经济自立没有意见,但也希望我们不要因为太过偏袒一个的日本而伤害亚洲人民的感情,影响亚洲国家对美国的好感。”

艾奇逊推了推眼镜,思索着说道:“二战时戴高乐在英国,虽然要仰人鼻息,但时不时总要与英国人搞些摩擦,以向法国人证明,他不是英国人的附庸,南洋联邦与此很相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