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4章(1 / 2)

加入书签

rad2吏部尚书不敢怠慢,赶忙站出来行礼道,“微臣领命。”

就在此时,朝堂之中突然传来一声质疑之声,“殿下,为何不对这些蛮夷之人采取严厉手段?难道不应当将他们男子贬为奴仆,女子沦为娼妓吗?如此一来,既可泄愤,又能彰显我朝威严,如今却要耗费心力去教化和管理他们,这究竟是何道理啊?”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很快便有人站出来附和道,“是啊,殿下。依臣之见,就该将他们统统贬作奴隶,任我们驱使奴役,何须这般大费周章地去管理他们呢?”

朱雄英听后微微皱眉,扫视了一眼众人,缓缓说道,“诸位爱卿此言差矣,孤之目的并非一时之泄愤,而是长治久安,若只是将他们贬为奴仆娼妓,仇恨的种子只会深深埋下,日后必将引发无尽战乱。”

朝堂中不少大臣听闻此言,纷纷点头。

徐达点点头,“不过就怕他们不知好歹。”

朱雄英接着道:“恩威并施嘛,不服从管理者,男为奴,女为娼,绝不姑息,孤欲使四海归心,让他们沐浴大明教化,成为我大明子民,此乃千秋之功业,岂是短视之举可比?况且,他们亦可为我大明增添人力物力,共同繁荣昌盛。”

方才提出质疑之人面露惭色,拱手道,“殿下远见卓识,臣等不及。”

朱雄英摆摆手,朗声道,“孤意已决,各部当齐心协力,孤相信,假以时日,蒙古之地必成我大明锦绣山河之一隅,百姓安居乐业,共享太平盛世。”

“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臣齐呼千岁,没想到朱雄英玩起了恩威并施之道。

朱雄英目光坚定地看着朝堂之下,接着缓声道,“礼部,即刻着手安排德高望重的夫子前往草原,对那些蛮夷之人展开教化工作,我们不仅要从行为举止和生活习惯上将他们完全汉化,更要做到书同文、车同轨,真正实现国家实质上的大一统,此外,对于他们原有的文化、文字以及历史记载等,一律焚毁清除,坚决推行去胡化政策,此乃一项艰巨且漫长的任务,但必须全力以赴,不得有丝毫懈怠,与此同时,派遣前去执行这项使命的官员也需经过精心筛选,诸如欺压百姓之徒、贪赃枉法之吏等等一概不能予以任用。”

礼部尚书闻令后,赶忙出列恭敬回应道,“臣谨遵殿下旨意。”

然而此刻,不少大臣心中暗自思忖着,哎呀呀,这位年轻的储君可真是够狠辣的啊!如此手段,简直就是用软刀子杀人还要诛心呐。

确实,相较于直接将这些人贬为奴隶或者婢女而言,这种全面去胡化并施行汉化的策略更为残酷无情。

因为它意味着要将一个民族的所有过往痕迹统统抹除干净,不留一丝余地。

正所谓欲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亡其族,必先亡其文化,如今这般大规模地开展去胡化行动,并全力推行汉化,毫无疑问将会是一场浩大的工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