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二十九章 端午(1 / 2)

加入书签

最近几天,蕲州城内外轰传黄连祖得hua柳病之事,城里大大的医馆,每年治好的病人数不胜数,可得了hua柳病治好之后还敲锣打鼓披红挂彩感谢医家的,黄连祖的的确确算得上破天荒头一出,脸皮之厚已开历代之先河,数百载后当与冠希哥前后辉映而并垂青史。

街谈巷议的焦点完全转移到黄连祖的病情和“特殊爱好”上,以致张公鱼张大老爷智破命案的风头都被压了下去

——当然也有人声称是个年轻士子帮助破的案,张公鱼贪天之功据为己有。不过这种别有用心的说法被以三班衙役为主的蕲州衙-官方言人严厉驳斥,崔捕头高屋建瓴的指出,作为具备忠孝仁义礼智信等良好品德的大明子民,应自觉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信任以张大老爷为核心的蕲州官府的破案能力。

满城风雨沸沸扬扬之时,两起事件的始作俑者秦林秦木槿先生的生活却异常的平静。

之前秦林已嘱咐6远志不要把协助侦破岔湾村命案的事情说出去,医馆众人全都-g在鼓里;李时珍又担心黄连祖报复秦林,摆出太世叔的谱儿下了禁足令,连续几天都不准他出医馆大-一步。

于是本来应该身处风口1-g尖的秦林,居然接连好几天都老老实实的待在医馆,每天上上课,逗逗青黛,这种宅男的生活倒也有滋有味。

李建元、李建木听说家里出事,从黄州府学赶回蕲州,嚷嚷着要找来同学生员们,好生大闹一场。

李时珍甩着拐棍把他俩赶回了黄州,hua白胡子气得一抖一抖的:“闹学?搁洪武爷那阵,是要斩立决的!”

当然现在是万历年,洪武、永乐年间的严厉制度早已废弛,绝大多数时候不查路引了,三教九流的子弟可以冒籍去应科举了,御用的明黄s-绸缎也在民间卖了,闹学、罢市只要不闹出人命,多半也不会掉脑袋。

不过闹学的为之人,革除功名永不叙用的处分是逃不掉的,前途就算毁了,李建元、李建木好不容易才考上秀才进了府学,岂能因黄连祖这个人的恶行而前功尽弃?

这两位在李时珍的拐杖攻势下只能抱头鼠窜逃回黄州府学,他俩在临走之前和秦林见了一面,只觉秦林见识广博谈吐不凡,认为他要是好生读上几年书,-g个秀才十拿九稳,考上举人也不稀奇,准备写信推荐他去蕲州一处si塾附学读书,被秦林婉言拒绝之后不禁大为惋惜。

最后秦林只好借口爱好医学立志悬壶济世,两位先生无奈之余,拍着他肩膀说“伙子不错”之类的话,总之很有点丈母娘看v婿的味道。

黄连祖虽然铩羽而归,料想他不会就此偃旗息鼓,李建方提议去找荆王和世子讨个公道,不料一连几天都吃了闭-羹。

原来不久前城外玄妙观来了位得道之士,有呼风唤雨、翻江倒海的本事,好生了得,荆王与他一见如故,终日躲在王府深处炼丹修道,不问世事,王府大一应事务均由侧妃黄氏主持,要越过她的阻拦去见荆王实在千难万难。

世子虽与李家亲厚,和作为庶母的黄氏却不大对付,通过世子来约束黄连祖也行不通。

好在黄连祖丢脸丢大了,或许是不好意思再用堵-下聘那一招吧,同时有士林舆论和国家法度的约束,他还不敢真的上-直接抢人,倒是风平1-g静了一段时间。

李时珍对秦林的禁足令,执行得就不是太严厉了。

这天正逢端午节,整个蕲州城热气腾腾,家家户户都在煮粽子,箬竹叶h&25着糯米的清香中人y-醉,大大的-头都挂上了菖蒲、艾叶,人人脸上喜气洋洋。

秦林一大早去买了粽子和雄黄酒,6远志从家里拿了块上好的五huar-u,有个家里开饭馆的学徒做红烧r-u的手艺极佳,就在秦林的房内-g红泥火炉把r-u煨得滚烂,相熟的七八个弟子学徒围着饮酒吃r-u剥粽子,闹得热火朝天。

关着的-传来扣扣的敲击声,弟子们只当是哪位先生来了,看房间里1u-得不成样子,立刻手忙脚1u-的收拾,闹得人仰马翻。

6远志正夹着老大一块f-ir-u往嘴里送,急切间一口吞下,塞住喉咙眼儿落不下去,噎得他直翻白眼。

好一阵收拾得稍微像个人住的地方了,秦林才去打开了房-。

想像中-外不是庞宪“笑里藏刀”的表情,就是李建方铁青的脸,出人意料,只有青黛站在-外,巧笑嫣然,见秦林房间里竟有这么多人,她吃了一惊,悄悄把一件物事藏进了袖口里。

“哎呀是师妹啊,稀客稀客!”师兄弟们从秦林背后窜出来,一颗颗脑袋争先恐后的往前拱,一个赛一个的热情。

有人拿袖子擦板凳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来来来,师妹这边坐。唉~秦师兄也太不检点了,这房间1u-得跟猪窝似的,未免唐突了师妹……”

秦林一头的黑线,心头朝这群狼崽子竖了一万次的中指,“喂,太过分了吧,某个吃得最多的家伙,胖子,说的就是你!”

终于6远志大笑了起来,招呼众位师兄弟:“咱们快走吧,师妹是奉太师父的令来教某位不学无术的兄弟,咱们耽误了他的学业,师妹可早就想赶我们走啦,是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