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章 启程 下(1 / 2)

加入书签

“我和老四先进京,你们走水路慢行。”安宁侯沉声道:“如果有什么差错,你们就往海外去……”

“事情已经严重到这样的地步了吗?”老太太声音温和。

“存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罢。”安宁侯叹道:“丰州的金家因守城不利被夷了三族,宁州的余家因私通海寇株连九族。如今岳家初来乍到行事就如此张狂,里头未必没有上头的意思。”

“那你们还想着把二丫头送进宫?”老太太微微笑道:“我年纪虽然大了,可还不至于糊涂。”

“老三翅膀硬了,主意也大了。”安宁侯亦笑道:“若侯府此次当真有了灭顶之灾,你就带了柏哥儿远走,给陆家留个根。”

“为什么是柏哥儿?我以为你会说明柯或是明杭。”老太太微笑,眼底却闪过一丝促狭。

“公主过世前把明妜许给了并肩王府?“安宁侯避而不答,笑道:“依你看,那子如何?”

次日,安庆院里众人围坐。

“……定了四月初三启程。”三夫人笑道:“京城侯府已经收拾好了,加盖了几间院子,倒也宽敞。”

三老爷未等元宵便启程回了京城,五老爷和六老爷一同入京监工,二月份开了工,算算日子五月初正好稳妥入住。

“王善喜家的已经买了五十个丫头婆子□□着,再有各院陪房里适龄的丫头子,总能填补一些,再不够的就慢慢再补。”三夫人笑道:“各院还是要留下看院子的,总不能偌大的宅子荒废了去。”

安排完一些启程的琐事,三夫人又笑道:“原想着咱们定了三月十二的春宴,没想到跟岳家撞了日子,如今回帖子确定到的不过十之一二……”

“人走茶凉啊。”大夫人还是很看得开,笑道:“不如就请些通家之好就是。”

“大嫂正是和我想到一处去了。”

“姑娘。”梨素换下了徐姑姑用过的残茶,立在明妜身边安慰道:“徐姑姑毕竟年纪大了,不愿意折腾也是有的。”

明妜摇摇头,有些无奈地道:“我从一开始就知道,徐姑姑的心不在母亲身上,也不在我身上。只是她放弃地这样干脆,让我有些心凉。”

“沈嬷嬷那边已经收拾好了,看姑娘什么时候见见她。”

“再等些日子罢。”明妜道:“也好仔细瞧瞧心性。”

梨素不再多言,转身退出去准备启程事宜。

“姐,这是厨房新送来的血燕。”丫鬟青霜笑道:“除了老夫人院里,姐这里是头一份呢。”

姚氏拨弄着妆奁里的钗环,随意地摆摆手:“先搁着罢。”

“姐如今苦尽甘来了。”青霜笑着恭维:“到时候大婚,姚家定会来人的罢?”

“那是自然。”姚氏拿了一对红珊瑚的耳串搁到耳边比比,黄铜镜中的女子明媚动人。

十多年没见过姚家人,说实话情分已经很淡了,但毕竟是娘家人,总比外人要亲近。

“咱们院子里的两个婆子和两个丫鬟都要留下。”青霜絮絮叨叨地道:“咱们箱笼一共有三个,都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

姚氏淡淡地笑,忽地想到了那个玉树临风的青年,如今也该是风度翩翩的。

到了三月十二日,应帖子来的果真只有七八家。

偌大的后花园内不免有些凄凉。

“曾协领的家眷平日里最是爱亲近我们的。”明婧笑道:“他家四子二女,两个女孩都是嫡出,却也肯做伏低,三天两头的下帖子邀我们去玩儿,时不时还要做些针线送给我们。到如今,却躲得影儿都没有。”

明妜这也是头一次以主人家的身份待客,亦步亦趋地跟在明婳身后。

“这是金佥事的独女,闺名唤玉娘。”

“这是萧副使的女儿,这是嫡长女元娘,这是二娘和三娘。”

“这是陆同知的嫡次女,是咱们本家,祖籍在齐州的。闺名唤明婷,和咱们是同辈,比你大两岁,你就唤姐姐就好。”

“你就是七姑娘罢?”陆明婷笑道:“咱们这是第一次见呢。我姐姐就嫁到京城去了,你们说不定还认识呢。”

明婳见明妜看过来,笑着解释道:“明媛姐嫁到了孙家,正和华汐县主是隔房的妯娌。”

明妜仔细回想了下,还是没什么印象,便笑道:“许是我没怎么注意罢。”

金玉娘笑道:“京城是不是特别冷啊?我听乳娘说,那里冬天要烧火炕的,我都没见过。”

“也有烧地笼的,有些人受不了火炕燥热。”明妜笑道,心里想着这金玉娘真是个机灵人。

金玉娘和陆明婷和明妜年纪差不多,不一会儿就聊了起来。萧元娘只顾和明婳说着话,倒把两个庶妹撇在了一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