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3章 红山乡改造规划(1 / 2)

加入书签

“当然,在添加甜味剂的同时,我们也要严格控制用量,确保符合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不能因为改善口感而带来新的健康隐患。”

“另外,关于剂型的选择,我们研发团队需要深入研究。比如柴胡汤,除了常见的片剂、胶囊和颗粒剂,我们还可以考虑做成口服液。”

“口服液的优势在于药物吸收快,而且可以更好地保留药材的有效成分。当然,这需要我们在生产工艺上进行创新和优化,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研发过程中,大家要多参考国内外先进的制药技术和经验,结合我们自身产品的特点,找到最适合的剂型和生产方式。”

周桥的一番话,逻辑清晰,考虑周全,让在场的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张华岳原本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他由衷地说道:“周总,听您这么一说,我心里豁然开朗。原本我还在为这些问题发愁,现在看来,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对研发这些现代方剂更有信心了。”

周桥点了点头,心中颇为欣慰。

万事开头难,只要所有人劲往一处使,总是能够有所进步的。

而且,自己可是重生一世的人,对于那些药剂的制作方法和过程,多少都是有些了解,即便不是特别熟悉,只要提出方向,做出一些引导,相信张华岳这些人也能够很快研究明白。

“那好,接下来就要靠大家伙了,咱们争取在年前完成第一种药剂的研发,到时候每个人一个大红包,咱们开开心心过年!”

周桥笑道。

众人纷纷鼓掌,一个个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在周桥的一番演说下,大家都觉得自己做的事情越发有意义了,不再是为了那点工资,而是为了整个中医界,乃至是为国增光。

一周之后,红山乡迎来了一个盛大而意义非凡的日子,红山制药厂正式开工。

清晨,阳光早早地洒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将整个红山乡映照得熠熠生辉。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宁静的乡道逐渐热闹起来,车辆和人群络绎不绝地朝着红山制药厂的方向汇聚。

制药厂的大门前,早已被装点得焕然一新。

巨大的红色横幅高高悬挂,上面写满了对药厂开业的祝福与期许。

厂内厂外,鞭炮、锣鼓与礼炮一应俱全,只等吉时一到,便要奏响这开业的激昂乐章。

周桥精心安排,让食品一厂、二厂、服装厂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丰邑电子厂都纷纷派人送来横幅,五颜六色的横幅随风飘动,宛如一道道绚丽的彩虹,为制药厂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氛围。

乡里县里的众多企业也纷纷响应,送来贺礼与祝福,一时间,制药厂门前堆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篮,花香四溢,一片繁荣景象。

丰邑县的领导班子对此次红山制药厂的开业极为重视,以县长吴永贵为核心,一众领导纷纷前来,准备为药厂的开业剪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