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15章(1 / 2)

加入书签

这种事很常见,相当于球赛中既是球员,又是裁判,可以更加轻松的操纵结果,获得积分。

还有一些人专门从事这类的中介,交钱就能让你的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从而帮助某些人更快的评定职称。

在张恪清看来,这种方式极不可取,属于走上了歪路。

容易滋生出一大批水平不行的伪人才,同时还浪费大量的科研资金,占据了一些重要的岗位,对科技的提升,人才队伍的建设都没什么好处。

“我这里有几本省内的相关刊物,除了你们各大高校、科研机构订阅,几乎没有其他销量,那些论文中的理论,有多少能够有实际产出?”

“理论结合实际,这个道理你们难道不清楚?”

“还有这上面新一期的论文,很多都是其他省高校、科研机构早就研究过的,也有一些是国外早就有了研究成果的,你们没有做出任何的创新和突破,这样的论文发表出来意义很大吗?”

“发表出这种论文的人,算得上是精英人才吗?值得投入更多的资源培养吗?”

李校长坐下来,一声不敢再吭。

张恪清拿着的几本杂志中,其中就有他作为主编的一本,很多事情真的经不起详查。

但他内心还有些不服气,其他省市的高校也都是这么干的,以论文来证明实力也是执行了很多年。

再说南河缺乏重点高校,全省一亿人口,就只有一所211大学,少了许多上级的拨款,没有相关的顶尖设备,没有顶尖的教授愿意过来,他们也研究不出多少能发表在国家级核心刊物的成果。

“各位同志,我知道我们南河的教育现状,缺少顶尖高校,但我们那些高校也有不少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重点大学研究出一些重要成果的也并非个例。”

“我们高校要培养出真正的人才,而不只是帮着一些人拿到毕业证,到了社会上却没有与学历对应的能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