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9章(1 / 2)
rad2他刚一开口提出要辞去组织部部长一职,我手中拿着的报纸都差点散落在桌子上。我十分诧异,毕竟组织部部长这个岗位,在东洪县犹如权力的枢纽,至关重要。县里众多干部对这个职位梦寐以求,即便无法坐上这个宝座,也都绞尽脑汁想着能与组织部长结识,搭建起人脉桥梁。而吕连群,身为现任县委组织部部长,在如此关键且敏感的岗位上,竟主动提出辞职,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我倍感意外,心中泛起层层疑惑的涟漪。
自上次市委将人事权解冻后,我迟迟没有开展干部调整工作。根本原因在于,我深知吕连群心术不正。初到东洪县,我对这里的干部情况本就了解有限,如同在迷雾中摸索前行。若此时将干部调整的主导权交给吕连群,我满心担忧他会利用职务之便,夹带私活,为自己谋取私利,从而打乱县里干部队伍的正常秩序。
实际上,在重要岗位的人选决策上,组织部部长的话语权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还是由县委主要领导拍板决定。然而,“近水楼台先得月”,县委书记纵然掌控大局,也无法细致入微地把控每一个干部的选拔任用细节,抓大放便成了领导们无奈却又必然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常委,尤其是组织部部长的话语权就显得尤为关键。特别是在一些副科级干部的选拔任用上,组织部部长更是拥有极大的话语权,足以影响一个干部的职业走向。
听到吕连群的辞职请求,我并没有如常人所想那般感到高兴,反而陷入了对背后原因的深度分析。吕连群这次在毕瑞豪的事情上,实在不够明智,必将让两人的关系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明明只需罚款2000元的事情,吕连群却狮子大开口,张口索要5万。无论他给出的理由多么充分,包装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无法掩盖一个事实——在毕瑞豪面前,他彻底沦为了一个两面三刀的虚伪人。
东洪县城就这么大,消息传播的速度堪比疾风,想必吕连群自己也十分清楚,这件事很快就会众人皆知。是啊,在县城里,类似的事情并非没有先例,但有些事一旦被摆到台面上,就如同泼出去的水,再难圆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