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72章(1 / 2)

加入书签

rad2臧登峰副市长身材微胖,穿着笔挺的西装,一副领导模样,主动与众人一一握手,举手投足间,尽显领导气质。

介绍完领导干部后,臧登峰副市长看向我,说道:“今天,我还给你们请了一位年轻的专家,东洪县县长朝阳同志,今天他也参与调研。”

我和杨伯涛平日里开会、学习时偶尔会遇到,彼此十分熟悉。虽然棉纺厂不如往日辉煌了,但杨伯涛是经历过辉煌的人,见过大世面自然多了份淡定与从容,一个县长还不足以让杨伯涛太过热情。

客套了两句后,便开始了今天的调研行程。众人一起走进了纺织车间,一股混合着棉絮气息的热浪扑面而来。目之所及,都是忙碌运转的纺织机器,女工们在机器旁有条不紊地操作着,她们熟练的动作,专注的神情,展现出了工人的勤劳与坚韧。棉絮像雪花般飘浮在灯管下面,在昏暗的灯光下,形成了一片朦胧的白色云雾。

杨伯涛眉头紧锁,无奈地说道:“现在原棉配额砍了一半,之前苏联的订单也黄了,现在只能靠生产纯条纹线维持。”

臧登峰副市长在众人簇拥下来到细纱机旁,韩长平指着机器问道:“杨厂长,这些纺织机还是50年代的产品吧?”

杨伯涛苦笑着回答:“臧市长、韩主任,您也是老行家了。现在我们陷入困境,就是因为购买机器设备。我们购置了一批精梳机,又增购了自动络筒机,投入巨大,但是现在出口减少,全国今年棉布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导致库存积压,现在没办法啊,停产了企业就停摆了,不停产也是边生产边积压。”

臧登峰副市长神情严肃,问道:“这个自动落筒机和柔性加工的普及率怎么样?”

杨伯涛叹了口气,说道:“只有几台机器,多数车间还是需要人工接头落纱。原棉供应不足,价格还涨了不少。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化纤替代加速,我知道,我们去武汉学习时,武汉一棉厂非棉纤维用量都已经到25了,我判断以后化纤将逐步取代棉纺的市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