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6章(1 / 2)
rad2随着倒计时的结束,新的一年悄然拉开帷幕。
零点零分,也不知是谁家,率先点燃了接年的鞭炮。
紧接着,整个夜晚就好像沸腾了一样,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四处响起。
几个孩子到底也没守到零点,甚至震彻夜空的鞭炮声都没能吵醒他们,梁家的接年鞭炮还是梁栋早上六点醒来的时候亲自在院子里燃放的。
按照槐安当地的规矩,大年初一早上这顿饭要吃饺子。
齐红梅准备好饺子之后,就开始挨个屋子里叫人。
三个大孩子虽然睡得很晚,却还是一喊就起来了。
而两个家伙儿明明睡得最早,却都赖在床上,不愿起来,最后还是梁栋强行把他们从被窝里给提溜了起来。
吃饭的时候,梁栋就对几个孩子讲:
“我的时候,每年初一天不亮就会起床,然后提着一个袋子,挨家挨户去拜年。”
鸿涛不解地问了一句:
“爸爸,什么叫拜年?”
梁栋笑着解释道:
“就是孩子挨家挨户恭贺主人‘过年好’,然后主人就会打发孩子一些花生、瓜子、糖果之类的。不过,爸爸那时候最喜欢要的不是这些,而是那种散装的鞭炮。”
鸿涛又问了一句:
“什么叫散装的鞭炮?”
梁栋揉了揉这个‘十万个为什么’,耐心解释道:
“我们通常所放的鞭炮都论‘挂’,一‘挂’有一百个鞭炮的,就叫‘一百响’,一挂有一千个鞭炮的,就叫‘一千’响。所以,那时候咱们这儿又把成挂的鞭炮叫‘挂鞭’。而那种散装的鞭炮,就是一个一个的,不成连在一起的鞭炮。因为成挂的鞭炮一下子就放没了,所以不少孩子都会把成挂的鞭炮拆分成单个的,一个一个的燃放,这样玩着才有意思……”
对于这些场景,几个孩子都是闻所未闻,个个都瞪大了眼睛听梁栋在讲,连碗里的饺子都忘了吃。
齐红梅就笑着责怪道:
“你们几个,要想听你爸爸讲这些老黄历,那就先把碗里的饺子吃完了!”
梁栋也跟着笑道:
“就是就是,要想听这些,那就先把饺子吃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