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1 议罪(1 / 2)

加入书签

“周镳、雷演祚这几个人必须要处斩,以正视听,严肃纲纪,这几个人在定策之际就大肆兴风作浪,奔走游说,尤为积极,朝局稳定之后,却不曾向国家进献一策,毫无功劳于朝廷,罪在不赦!”

“那陈贞惠、黄宗羲怎么处置,还有高弘图,这几个人在江南名望很高?”

锦衣卫之中,曹变蛟、史可法等内阁大臣,以及大理寺、刑部的主要官员都在,为的就是定罪的事情,审讯的事情已经持续了三天,史可法一改常态,以迅雷之势将所有的人过了堂,该抓的都已经抓了,剩下的曹变蛟和他的意思差不多,不再牵连下去,只要拿住那些为首的一批人就行了,其余虾米,就放他们一马吧!

“名望高难道就能兴风作浪,危害国家社稷了吗?我建议从重处置,务必做到杀一儆百,当年魏忠贤一案的时候,先帝不就是如此做的吗,难道现在就不能如此了?”施邦曜很是坚决的说道,于公于私,他都不想放过这些人。

袁继咸当下继续分辩道:“先帝当年钦定魏忠贤一案,虽说是大快人心,但是带来的结果却也是遗患无穷的,后来牵扯出了多少人,很多人并非阉党,但是受人抨击,生生的给诬陷成了阉党,导致国家数年之内,官员尽皆忙于自保或争斗,不务朝事,难道还要将旧事重演一遍吗?”

“二位大人所言都是有理,若是不从重处置,无法做到警惕朝臣,但是若是处罚过重,又恐人人自危,毕竟都在朝廷效力,多多少少都有些联系,这真要是牵连下去,就不止现在的三十几个人,到时候只怕是一百多人,甚至是两百多了!”刑部尚书陈子壮当下也是站了出来,合解两个人的分歧。

“陈尚书所言有理,这件事就不要牵扯下去了,当下朝廷最重要的是稳定大局,朝局不安,不管做什么都是会有阻滞的,我们不要总想着当下,眼界要放的更宽,处死这些人容易,真能起到警示朝臣的作用吗?想一想太祖爷钦定的大明律,凡我大明官员,贪污达六十两就斩首示众,剥皮食草,以儆效尤,可是扼制住了贪污之事吗,不还是有人顶风作案,毫无廉耻之心,这总的来说还是制度的弊端,缺少监督之效,为政地方,县有县令、府有知府,省有巡抚,身边没有监督之人,岂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呢,我看就到此为止吧!”

“那大将军的意思是准备如何处置?”史可法问道,该他做的事情,他都已经做了,现在如何定夺,还是要曹变蛟发话了,谁让皇上最信任他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