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2章 寒风策马,揭示真相(1 / 2)

加入书签

rad2拂晓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笼罩在西山静慈庵古朴的殿宇之上,更添几分清幽。苏倾离和秦芷没有在此地多做停留。怀揣着沉重的秘密和冰冷的决心,两人在尼姑的相送下,悄然离开了这座位于山腰的庵堂。

走出庵门,苏倾离回头望了一眼。那座宁静祥和的建筑,在山林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遗世独立,谁又能想到,这片清净之地,竟隐藏着当年那场滔天阴谋的一角。

“阿弥陀佛,贫尼在此恭送两位施主,愿佛光护佑,一切顺遂。”送她们出来的尼姑合十行礼,眼神平和。

苏倾离和秦芷回了一礼,然后翻身上马。护送她们前来的影卫早已牵马在侧。

马蹄声在崎岖的山道上响起,苏倾离回头看了一眼山上的静慈庵,心中对那位饱经风霜的白姑姑充满了感激和不舍。同时,那个隐藏在心底最深处、关于皇后的惊人真相,又如同重锤般,敲打着她的心房。

马车等候在山脚下,一行人迅速改乘马车。风影亲自护卫在车驾旁,神情凝重。他虽然不清楚苏倾离在静慈庵里具体得知了什么,但从她出来后那虽然平静却更显锐利的眼神中,他能感觉到,她此行……绝不寻常。

马车启动,朝着京城方向快速驶去。苏倾离没有片刻松懈,她在车内坐直了身子,取出白姑姑给的那个陈旧木盒。打开盒子,里面除了几本发黄的记录外,最上面放着一叠用油纸仔细包裹着的书信和文稿。这些,应该就是白姑姑所说的、关于皇后罪证和与南疆势力往来的记录。

苏倾离心翼翼地拆开油纸,借着车窗透进来的微光,快速地扫过。入眼便是娟秀而工整的蝇头楷,字里行间记录着一些时间、地点和人名,以及隐晦的事件描述。她暂时无法仔细解读,但只看那些提到的人物(包括一些她知道的与柳家或贤妃有关联的朝臣甚至内侍)、提到的隐秘往来,就足以证明其记录的重要性!

这些是证据!指向那个隐藏在最高处的毒蛇的铁证!

苏倾离心地将所有记录收回盒中,重新封好。她知道,这些东西太过重要,也太过危险!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她必须将它带回别院,尽快与萧煜共同商议。

回京之路,气氛愈发紧张。虽然是在自己掌控的地盘,但得知皇后竟然是幕后真凶,并且能操控宫廷内外那么多力量后,苏倾离和秦芷都绷紧了心弦。沿途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能引起她们的警惕。风影和影卫们也丝毫不敢放松,一路加强戒备。

好在或许是因为刚刚清洗了贤妃和柳家一脉,宫中的某些势力暂时不敢再轻举妄动,或许是因为他们的行踪足够隐秘。这一路上,他们并未遭遇大的袭击或波折。虽然仍有暗中的目光窥视,但都没有真正动手。

这似乎印证了白姑姑和苏倾离的推测——皇后的主要力量,很可能集中在京城,尤其是……宫中。

当马车再次穿过京城的街巷,熟悉的别院出现在视野中时,苏倾离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她平安回来了!带着真相,带着证据,也带着……新的决心!

马车刚在别院门口停稳,苏倾离便在风影的引导下,直接朝着萧煜的书房快步走去。秦芷紧随其后。

萧煜显然早已收到消息,在书房等候。他坐在书案后,虽然身上的伤势还未痊愈,但坐姿挺拔,眼神锐利,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严。

苏倾离和秦芷进门,刚想行礼,萧煜便抬了抬手:“不必多礼,坐下说。”

两人依言坐下。

“怎么样?此行可有收获?”萧煜看向苏倾离,开门见山地问道。他的语气虽然平静,但苏倾离能感受到他眸子深处隐藏的那份探究和……期待?

苏倾离没有迟疑,也没有绕弯子,直接开口道,声音低沉而带着一股难言的凝重:“王爷……此行,臣女得知了一个……惊人的真相。关于母后(先皇后)、我母亲当年的事情……以及,陛下身中‘七绝散’之毒……那个真正的幕后黑手……”

她停顿了一下,仿佛是在给对方消化信息的时间,也像是在组织语言,最终一字一句地、清晰地吐出了那个沉重而骇人的名字:

“是……皇后娘娘!”

“轰隆——!”

虽然萧煜在之前的沟通中,对皇后的疑虑早已在心底生根,但他当听到“皇后娘娘”这四个字真真切切地从苏倾离口中,以一种如此肯定的语气说出来时,他依旧感觉如同被一道闪电击中,心神剧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