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8章 双线并行,各探虚实(1 / 2)

加入书签

rad2翌日清晨,一辆朴素低调的青布马车,在两名扮作普通家丁的影卫护送下,悄然驶离了肃王别院,朝着京郊西山的方向而去。

马车内,苏倾离和秦芷相对而坐。两人都换上了一身素雅的衣裙,略施粉黛,看起来就像是结伴前往寺庙上香祈福的寻常官家姐。

“表姐,你说……那位白姑姑,真的会知道些什么吗?”秦芷有些紧张地问道。静慈庵地处偏僻,又似乎与太后有所关联,此行让她隐隐有些不安。

“不知道。”苏倾离摇了摇头,目光沉静,“但这是目前唯一的线索,我们必须去试一试。无论结果如何,心谨慎总是没错的。”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袖中藏着的银针和药粉,做好了应对一切突发状况的准备。

马车一路向西,渐渐远离了京城的喧嚣。山路崎岖,马车行驶得并不快。

而在马车后方不远处,几道矫健的身影,如同融入山林的影子一般,悄无声息地缀行着。为首的,正是面无表情的风影。王爷有令,务必确保苏倾离姐的安全,他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

一路无话。当马车抵达西山脚下,沿着蜿蜒的山道向上行驶,最终停在了一座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的、古朴而肃穆的庵堂前时,已是临近午时。

庵门紧闭,门前只有两个负责洒扫的尼姑。看到有马车前来,尼姑连忙上前合十行礼。

“阿弥陀佛,不知两位女施主前来,有何贵干?”其中一个看起来年纪稍长的尼姑问道。

“师傅有礼了。”秦芷上前一步,温和地说道,“我们姐妹二人,听闻静慈庵香火鼎盛,特来为家中长辈上香祈福。另外……也想求见庵中的白姑姑,听闻她曾侍奉过先皇后,想向她请教一些……关于宫中旧事,以慰先人。”她按照苏倾离事先教的说辞,将目的说得含糊而又合情合理。

那尼姑闻言,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之色:“两位施主,白师叔她……早已不问世事,潜心修行,轻易不见外客的。”

“还请师傅通融则个。”秦芷从袖中取出一锭银子,悄悄塞到尼姑手中,“我们只是想……了却一桩心愿,绝不敢过多打扰。”

那尼姑捏了捏手中的银子,又看了看苏倾离和秦芷不俗的气度,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既如此,两位施主请随我来。我先带您们去偏殿稍候,容我去向师父禀报一声。”

苏倾离和秦芷对视一眼,默契地点了点头,随着尼姑走进了庵门。

而隐藏在暗处的风影,则打了个手势,示意手下分散开来,占据有利地形,密切监视着庵堂内外的一切动静。

静慈庵内部清幽寂静,香烟缭绕,自有一番出尘脱俗的意境。但苏倾离却敏锐地感觉到,在这份平静之下,似乎隐藏着某种……不同寻常的戒备?庵堂内的尼姑虽然不多,但个个眼神沉静,步伐稳健,似乎……都身负武艺?

这个发现,让苏倾离的心更加警惕起来。看来,萧煜的提醒并非空穴来风。这座看似与世隔绝的庵堂,绝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她们被引到一处偏殿等候。偏殿内陈设简单,只有几张蒲团和一张供桌。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苏倾离和秦芷耐心等待着,心中却都在暗暗猜测着,那位白姑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她会见她们吗?又是否……真的知道些什么?

与此同时,肃王别院的书房内,气氛却与静慈庵的沉寂截然不同。

萧煜正坐在书案后,听取着手下关于京城各方势力动向的汇报。他的脸色平静,但偶尔闪过的锐利目光,显示出他并未因为暂时的平静而放松警惕。

“王爷,关于那晚刺杀苏姐的刺客……”一名影卫禀报道,“虽然供词指向楚王,但属下等人暗中调查,发现了一些疑点。楚王被圈禁后,几乎与外界断绝了所有联系,按理说……根本不可能调动如此厉害的死士,更别说弄到南疆的蛊毒兵器了。”

萧煜点了点头,这与他的判断一致:“继续查。重点放在……太子身边那个魏忠贤,以及……宫中与南疆可能有牵扯的人身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