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乱军再起西原大战(1 / 2)
rad2太平元年不太平,从元月初一开始。
阴山仓失守的消息,犹如惊雷震动青水府,震动西原,乃至惊动赵国丞相府里的那位老人。
对于整个天下而言,阴山仓不过是西原一隅之地,但这一隅之地,就像刺进赵国城墙的一块楔子,无法撼动这块城墙,却留下一丝缝隙。
由于大雪阻道,当太安城得到阴山仓失守消息时,已经是元月初七,而同样在西原的上将军凌如玉,更早得到消息,他下令青水府的西原大营,最快速度夺回阴山仓。
而他率领的赵军,开始对蒙府境内的叛军发动猛攻,连下三城,但西凉军的守卫很顽强,将赵军抵挡在蒙府太白山、梁子山一线。
元月十日,青水府调集一万军队,由主将王薄统帅,征讨阴山仓的叛军。
元月十二日,青水府东边的河远府西凉军主将郭璋率军攻打涧水仓。
同日,犹在赵国治下的大雪府爆发起义,在大雪山飞仙门的支持下,大雪府府尹孙明改弦更张,并向大凉府进兵。
忽然间,西原再度陷入战火之中。
阴山关外,大军云集,主将王薄将营地扎在十里外,没有贸然进攻。
阴山关外三里,地形狭窄,大军进攻无力,观察两天后,迫于西原大营那边的压力,王薄不得不进行尝试性的进攻,却都被守军击退,王薄望着阴山关,徒叹奈何。
元月十三日,师种在秦倾心步步为营,疲敌而战的策略下,坚持十三天后,粮草断绝,被迫投降。
师种投降后,阴山仓内,再无反抗。
占领阴山仓后,收拢赵军降卒、降将,陈无邪得到五千军队,犹如蛇吞象的狼吞虎咽,也留下极大的后遗症,想要得到五千军队的军心,非一朝一夕。
此外,虽然阴山仓的百姓多是流放之人、匪徒的家属,但向赵之人依旧不少,迫于军队威胁,没人敢反抗,可是始终有隐患。
打阴山仓容易,治理却难,陈无邪身边人才缺乏,只能斟酌启用投降的赵国官员。
曹彪在手刃李金云后,就没再出谋划策,让陈无邪恨得牙痒痒。
最近,陈无邪要做的事太多了,堆积如山的文书,让他有种撂挑子不干,自己浪迹江湖的想法。
他经验尚浅,许多事情,还需擅长之人处理。
秦倾心向其提议在阴山仓选贤任能,阴山仓有不少流放官员,蜀、楚俘虏,总有几个大才。
陈无邪遂在阴山仓发布告示,千金求贤,要是知道身边有贤能,推荐之人,亦能得到一笔丰厚的奖赏。
此举很快得到流放官员的响应,他们本来就是官,因各种罪名,被赵国流放千里,在此屯田,过惯了锦衣玉食,受劳动磨难后,大多心有不甘,希望能够东山再起,哪怕加入叛军。
楚、蜀的俘虏,亦有入军的,军队的待遇,总比饿死好,尤其今年冬天积雪深厚,田里的冬麦尽数被毁,连种子都收不回来,接下来肯定是一个饥荒年。
陈无邪就从阴山仓招兵两千,从赵军降卒分出一千,合计三千,交由秦倾心编练步军。
赵军降卒剩下的四千,一半交由司徒羽编练轻骑,一半交由樊征,混合原先陈无邪手下的一千多人,守阴山关。
赵军主将王薄每日让人在关外叫阵,各种污言秽语,阴山关依旧高挂免战牌,后来,司徒晴来到阴山关,将叫阵之人射个七七八八,再无人敢来叫阵。
王薄又请来江湖高手,想偷渡阴山关,谁知樊征早有准备,在城墙上泼了冷水,水凝结成冰,城墙光滑,无处可借力,又在关上安置连弩,垛口点燃篝火,日夜有人巡逻,稍有动静,立即就能察觉,可谓插翅难飞。
王薄再秘密派军队绕过阴山,想从陈无邪他们偷袭的道路上来,但陈无邪从那里得手,岂会没有重视?
两军隔关相望,王薄使劲浑身解数,仍旧奈何不得阴山关。
十日后,涧水仓告急,王薄久攻阴山关不下,被迫撤军,驰援涧水仓,
元月二十五日,大凉府三镇被破,镇西将军府将军萧啸震怒,亲自带兵迎战大雪府叛军孙明。
孙明与萧啸大战,三战三败,退出大凉府。
萧啸引兵入大雪府,要一战而定,破掉困局。
孙明再败四战。
元月三十日,最后一战,孙明让左右副将各领军两千埋伏山侧,自己领中军一万与萧啸决战,不敌,率军后撤,萧啸不顾左右阻拦,率兵将急追,进入山谷后,伏兵四起,前后合击。
萧啸领亲兵勇猛杀敌,无奈四面皆敌,孙明身边,还有施灵带着飞仙门高手相助,将萧啸斩于阵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