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五十三章赵王死天下硝烟乱起(1 / 2)

加入书签

rad2日落西山,晚霞渐没。

入夜,太安城笼罩在黑暗中,灯火不显,月光不现。

皇宫内城,守卫森严。

乾和殿,灯火通明,殿外是如同雕塑般的站立的执金吾,三步一人,五步一岗,手握金戟长戈,身披金甲,虎背熊腰,威风凛凛。

风沙沙的吹着,吹进乾和殿,吹起轻纱帷幔,吹得烛火摇曳,不住晃动。

烛火照耀下,两个坐着的人影被拉长,宫女、侍女低眉顺眼,立在旁边。

嗒!

一枚温润的白玉棋子落在檀木棋盘上,身穿紫色衣袍的老人轻轻咳嗽,露出一抹笑容。

“南城兄,你要输了!”

坐在老人对面的,亦是一个老人,白发入鬓,剑眉斜飞,着宽袍大袖,白发挽起,以木簪盘住,从那张沧桑的脸庞上,还能看出他年轻时该有何等的英武俊朗。

南城固嘴角噙着一丝笑意,手捻墨子,左手捋过颌下及胸的白须,不慌不忙,轻轻放下。

“下棋如人生,不到最后,谁知输赢?皇上还是不要大意!”

紫衣老人,正是当今赵王。

他脸色苍白,眼窝深陷,隐有黑色,自那次染病之后,重病未愈,他已经在床上躺了数月。

只是今晚精气神却很好,便把丞相南城固喊来,陪他下棋。

“人生如白驹过隙,何其短促!”赵王慨叹。

他望着头发花白,略微驼背的南城固,露出回忆之色,道:“我还记得当年的南城固文名满天下,英姿勃发,风采无限,转眼间,白发丛生,英雄迟暮,可叹可叹!”

“是啊,老了,皇上也老了!”南城固叹道。

南城固与赵王早年相识,引以为知己,赵王登基后,力排众议,让年仅三十岁的南城固成为赵国丞相,位高权重。

在一君一臣的治理下,赵国蒸蒸日上,国力渐复,开疆扩土,他们的友谊,为世人传颂。

“哈哈,不老,不老,我还要看先生如何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让我赵国铁骑横渡大江,攻破楚都,让我我赵国儿郎南下青道,纵马群山,还要看这天下尽归我大赵之日,怎能言老?”

赵王大笑,气如长虹,壮志凌云,一如当年闯荡江湖,势压江湖,各派无不低头。

“等到那时,你我二人,再言老不迟!”

南城固笑道:“皇上说的极是!”

半晌,子落无声,在棋盘上旋转,搅乱一片。

南城固抬眼,赵王安详的低下头,嘴角带着笑容,似乎看到天下尽归大赵的一幕。

天定十九年春,赵王薨,太子宋仁理朝政,并筹备赵王葬礼,守孝三月。

三月!

北地缟素,白服祭拜。

百官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建议太子宋仁登基称王,御史薛辟以太子宋仁疾病缠身,软弱无能,不堪大用,且无子嗣为由,认为其不适合成为新王,推举学富五车,素有贤名的四皇子宋阎为新君!

庙堂之上,意见不一,眼看赵国就要大乱,上将军凌如玉、丞相南城固共同上书,望太子宋仁登基。

得到军方和百官支持,宋仁在赵王下葬后,正式登基,并封二皇子宋岳为武威公、四皇子宋阎为宣平公、八皇子宋穆为忠勇公,其他皇子,百官群臣,亦有封赏。

似乎,赵国已经顺利交接,北地承平。

就在天下都以为大局已定时,齐地忽然爆发叛乱,盘踞巨野泽的天下三大强匪之一的红巾贼攻下巨野城,得到大量物资、钱财后,迅速组织起五万人马,以“光复大齐”为号,向巨野泽四周城池扩张。

红巾贼仗着巨野泽的地利,神出鬼没,他们劫富济贫,在齐地素有“义贼”美誉,此番举旗,不少旧齐遗民纷纷依附,在他们的帮助下,红巾贼攻城略地,战无不克,不到半个月,齐地局势糜烂。

而随着齐地的叛乱,楚国大军越过长江,北渡而击,其势迅猛,战事惨烈,赵国大军损失惨重,密信一份份马不停蹄的送往太安城。

此外,蜀国大军亦是北出青道,藤甲兵奇袭云间府,蜀国那位棋圣李师佛亲出剑阁,在他的指挥下,蜀军连克数县,迅猛如虎,云间府不得不向太安城求援。

战火燃烧,狼烟四起,本要前往齐地镇压叛乱的凌如玉不得不南下,与蜀国、楚国的联盟比起来,红巾贼就显得不那么重要。

在这种关键时候,凌如玉必须坐镇南方。

太安城内,丞相府,官员匆匆进出。

清幽的院,绿柳垂下,碧波清幽,初春时节,老树发新芽,溪水淙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