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迟暮之哀伤赤发论先天(1 / 2)
rad2寒池之内,陈无邪苦思脱困之道。
赤发老仙显然是指望不上,染上风寒后,他日渐消瘦,如同秋天枯萎的落叶,隐有离世之忧。
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引魔诀》上,若是能顺利突破,说不定能够化解危机。
《引魔诀》只是残诀,分四层,入魔、塑魔、成魔,第四层口诀不显,如今他便处于塑魔一层,在修炼《百兽拳经》,打熬身体之后,塑魔一层有所进步,若能圆满,应该能够顺利成章的破入一流行列。
陈无邪默念《引魔诀》心法,因为没有脖颈之下身躯的知觉,只能在脑海里“观想”《引魔诀》在经脉之中流转的路线,如此观想之下,隐约感觉一股冰寒之力侵入脑海,清凉如冰,却令他越发清醒和宁静,若有若无间,寒意随着《引魔诀》运转。
如此,数天过去。
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陈无邪的脖子也能够转动,这让他确定自己的办法是正确的,《引魔诀》的确有着奇效。
陈无邪睁开眼睛,便见宽袍红发的赤发老仙立在寒池边上,他越发苍老了,没有了往昔的意气风发,眼睛凹陷,空洞洞的,脸颊上的皱纹堆叠起来,就像是百年雪松的树皮,粗糙而褶皱。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而可伶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赤发老仙被逐出中原上百年,孤独一人,纵然往昔威震四方,但如今的他,也不过是迟暮老人,等待着死亡的接近。
“时间是最可怕的毒药,让英雄迟暮,让红颜枯骨,让桑海沧田,让物是人非。老仙亦逃不过时间的痕迹,尘归尘,土归土!”
赤发老仙自语,他似乎在缅怀,又似乎已经看透一切,心中无悲无喜,无哀无乐,淡然出尘,仿佛是烂陀寺看破红尘的得道高僧,在冰面折射的光芒下,闪耀智慧的光彩。
“看来老前辈还有些遗憾!”陈无邪道。
赤发老仙摇摇头,道:“我活了一百四十余载,看遍人间繁华,看过悲伤离合,看过阴晴圆缺,看过太多太多,纵有万千执念,事到如今,还有什么放不下?若说唯一放不下的,只是遗憾无法再看一眼中原的大好河山,落叶归根,狐死首丘,仅此而已!”
赤发老仙向南而望。
“我是个孤儿,自幼便在街头乞食,常遭人辱骂殴打,渐渐悟出个道理,人打你,你就要打回去。人打我一拳,我打人十拳,人杀我,我便灭人一家。那年,我因仇家上门,家破人亡,幸被师父所救,带回天剑派,收为记名弟子。那年,天剑派不过二流门派,在江湖没什么名气,不过,那一辈之中,有一个叫郑太阿的少年。”
赤发老仙将自己的往事娓娓道来。
那年,赤发老仙还叫薛松,他在天剑派刻苦习武,终于是学得一身武功,他立即下山,灭了害他家破人亡的仇人全家,此举引来江湖公愤,诸派杀上天剑派,要天剑派交出薛松,那时的天剑派,在江湖上并无地位可言,面临灭派危机,郑太阿挺身而出,应诺下山追杀薛松,这一追,便是三年,从江南到蜀地,从齐国到雪原,两人武功相当,谁也奈何不得谁。
最后一战,双方全力出手,薛松败了一招,但郑太阿却留他一命,让他发誓有生之年不得入中原。
从此,雪原上多出一个赤发老仙,中原多出一颗璀璨新星。
赤发老仙说得很平淡,但陈无邪能感受到平淡之中的波澜壮阔,许多故事,是世人很少听闻的,人人都知道太阿剑圣之名,对他傲人的战绩如数家珍,奉他为“圣”,甚至还有天剑派周围的百姓在家中立起他的雕塑,每日朝拜,几可媲美仙神。
但很少有人知道太阿剑圣也有不为人知的过去。
“人一老,就喜欢啰嗦,总是喜欢回忆年轻时的英勇,喜欢念旧。”赤发老仙叹道。
赤发老仙话音一转,道:“你修炼的应该是古武心法吧?”
“嗯!”陈无邪点头。
“古武心法修炼艰难,除特殊的天资要求外,还是后人难以理解前人的思路,年代变更,就算是古代的书籍,在现在也被人曲解,添上许多自己的理解,有好的,有坏的,武功更是如此。天剑派的武功,在百年前是纯修剑法的,在郑太阿之后,才衍生出别的武功来,单以势力而论,如今的天剑派要强于当年,但以剑法而论,现在的天剑派未必比当年强,甚至还略有不如。”
赤发老仙侃侃而谈,他历经沧桑,看过太多太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