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冷面(1 / 2)
金百万摆摆手:“你老弟客气了,我就是个充数的,跟着摇旗呐喊还行,您才是打头的那个。”
李哲从大衣内兜里掏出一沓子钱:“金老哥,上次建3号棚资金有缺口,从您那儿拿了2000。最近卖菜赚了一些钱,正好把钱还给你,你数数对不对?”
金百万没有接钱:“李老弟呀,你先拿着用吧,我这边不着急。等我用的时候再来你这拿也一样。”
金百万没要,李哲也没硬给,把钱搁到一旁:“金哥,还有件事想请您帮忙。我想再扩建大棚的规模,但现在天冷了,地面开始上冻不好挖,就想租赁两台挖掘机。不知道您有没有租赁的渠道?”
一听李哲要扩建大棚,金百万顿时来了兴趣。天气暖和的时候工程多,想租赁挖掘机还有点费劲,但现在应该问题不大:“我正好在县里的建筑公司有熟人,明儿个一早就去打听。”
“金哥,那太谢谢你了。”
“甭客气,用得着我的地儿,你就开口。”金百万搓搓手:“李老弟,你这回想扩建多少亩?”
李哲说道:“这次我准备租村委会的地,签订长期租约。只要资金足够,只要天气能施工,就尽可能多扩建。”
村集体按政策会保留少量土地用于新增人口调整或公共事务,称为机动预留地。不论从哪个角度考虑,租赁村集体的土地都比租赁个人的土地划算,能减少日后不必要的纠纷。
这句话把金百万整兴奋了,自己盼了半天,等的不就是这个吗?哪怕是要用到往日的人情,他也得把这挖土机给找来。
上午,崇文门大街。
拖拉机停在路边,李哲从车上跳下来,一溜跑进了挂着“打字复印“木牌的平房。
店里总共就十几平米,地面可见油墨滴落形成的黑色斑点,墙上贴着《印刷品承印管理办法》与手写收费标准。
穿着蓝色工装的大姐问道:“同志,您要印什么文件?单位还是个人?”
李哲问道:“能打印名片吗?”
“可以,要多少?对纸张厚度有要求吗?”
“100张,纸张要厚一些的。”
“您怎么称呼?名片着急用吗?”
“我姓李,不着急用。”
“单面单色收25元,如果加颜色或特殊的图案,要另外加钱。”工装大姐递给李哲一张纸:“写上打印的内容。”
“单面单色就行。”李哲拿起笔,写下“冀省大营蔬菜合作社,社长李哲。”
工装大姐瞅了一眼:“先交钱,下午过来取。”
李哲交完钱,坐上拖拉机去苏州胡同。
他赶到家时,孙涛等人已经到了,站在门口等着接货。
李哲跟他们打过招呼,正准备进屋,却见西边有人骑自行车过来
“白警官,您怎么来了?”
白晓燕下了车支起车架:“我来这儿见个朋友,顺道把暂住证给你捎过来。”
“哎哟,太谢谢您了。”李哲接过暂住证,做了个请的手势:“白警官进屋喝杯茶,暖和暖和。”
白晓燕瞅了一眼孙涛等人:“改天吧,不耽搁您做生意了,我去朋友家溜达一圈。”
“白警官您稍等。”李哲拿编织袋装了两斤黄瓜和两斤菠菜:“这是我们村合作社种的蔬菜。您拿回家尝尝,好吃再来。”
白晓燕本以为是萝卜土豆一类的,漫不经心打开,露出诧异的神色:“嚯,黄瓜、菠菜,这玩意金贵,合着菜市场里卖的黄瓜就是你们种的?”
“以后您想吃就直接来我这儿拿。”
“那不成,我得给您钱。”白晓燕说着就要从兜里掏钱。
“白警官,您下次再掏钱,这次算我的,不能让您白跑一趟不是?”
“那成,我也不跟您撕吧了,以后有事去派出所找我。”白晓燕和王建军打了声招呼,骑上自行车拐进了胡同里面。
李哲当然知道人家是为啥来的,即便有王建军这层关系,他也不敢托大,以后难免有用得着人家。说句不好听的,要不是有王建军这层关系,白给人家黄瓜也未必收。
孙涛等人神色各异,都是在市场里讨生活的,猴精,有些话正着说,反着听就行了。
蒋老板呲着金牙暗道:“嚯,真没瞧出来,李老板还是个有能耐的。没听说过办暂住证还能直接送到家的。”
其他人也心思各异,但都没有主动开口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