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9章 密室之谜(1 / 2)

加入书签

密室的门在三人面前泛着冷光,青石板上的符文呈螺旋状盘绕,每一道刻痕都深可见骨,边缘还带着经年累月的铜锈。

柳如烟的指尖在符文上轻轻划过,发间银饰随着动作轻响:"这是千机阁的锁魂纹,当年给太皇太后造地宫时用过。"她话音未落,林风已握紧腰间残玉——方才地道里的血迹还带着楚瑶常用的龙涎香,他每多耽搁一刻,心口就像被火炭灼着。

"需要多久?"他声音发紧。

柳如烟没抬头,从怀中摸出三枚细如牛毛的金钩,在烛火下泛着冷光:"王雄的人能防住普通盗门,防不住我。"她屈指叩了叩第三道符文,金钩顺着刻痕探进去,腕间银铃突然轻颤——这是她独门的机关探测法。

苏婉儿的玄铁剑已出鞘三寸,剑尖垂在身侧,目光如刀扫过地道两侧,靴底在砖缝间碾出细碎的血渍:"有动静我先劈门。"

林风的残玉突然烫得灼手,他低头看向掌心,那抹暖光正好映在柳如烟的金钩上。"咔"的一声轻响,最外层符文突然转动,露出下方暗格。

柳如烟的金钩闪电般勾住暗格里的铜簧,另一只手迅速按在左侧第三道符文上:"屏住呼吸。"话音未落,门内传来齿轮咬合的闷响,青石板缓缓向两侧退开,霉味混着墨香扑面而来。

"林大人。"苏婉儿突然拽住他衣袖。

林风抬头,只见密室里整面墙的檀木架上堆着账本,最上面一本的封皮还沾着新鲜的墨迹——显然有人刚整理过。

他两步跨进去,指尖划过账本上的朱批,瞳孔骤缩:"吏部侍郎周明远,去年春闱收了十七份关节;户部员外郎李茂,往河工款里掺了三成砂石"他翻到最后一页,纸背的血渍渗透过来,赫然是王雄的私印。

"这够抄他九族了。"苏婉儿的剑在烛火下晃了晃,剑尖挑起墙角一卷泛黄的帛书。

她展开时,几星炭灰从帛书上簌簌落下,露出上面用朱砂标红的点:"幽州废矿、沧州盐仓、江陵码头"她指尖停在最下方的"承明殿偏殿",抬头与林风对视,"和地道里刻的字一样。"

林风的残玉突然烫得几乎握不住,他想起地道里那行血字"承明殿偏殿,香炉下三尺",又想起楚瑶常说承明殿的龙涎香是用南海珍珠粉调的。"幽冥会的据点。"他低声道,指腹擦过帛书上的朱砂,"王雄把北境军符藏在虎贲营,把密信藏在青楼,这些标记"

"是他们转移赃物的路线。"柳如烟不知何时站到了他身侧,指尖捏着半片碎玉,"刚才在门缝里捡到的,和楚姑娘耳坠上的碎玉纹路一样。"她声音发颤,一贯冷静的眉尾微微发紧。

林风只觉喉头发腥,残玉的热度顺着血脉往眼眶里钻——楚瑶的耳坠是他去年中秋在西市买的,当时她嫌贵,他说"配得上我的女官"。

"先收了这些。"苏婉儿将帛书卷好塞进怀里,剑穗上的红珊瑚撞在账本上,"王雄的死士能找到这里,说明消息走漏了。"她话音未落,地道里突然传来石块滚动的声音。

林风的残玉"啪"地裂了道细纹,他猛地转头,正看见柳如烟蹲在檀木架后,指尖捏着半封未寄出的信。

信纸上的墨迹未干,最末一行字被血浸透,只隐约能认出"林不可信承明殿"

"柳姑娘?"苏婉儿的剑指向地道入口。

柳如烟将信塞进衣襟,抬头时眼尾泛红:"是巡城卫的脚步声,大约三十人。"她摸出腰间的信号弹,却被林风按住手腕。"带账本走。"他指腹擦过楚瑶的碎玉,声音低得像淬了冰,"承明殿的香炉下,该去看看了。"

地道外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苏婉儿的玄铁剑挑起两摞账本甩给林风,自己扛起最大的那箱。

柳如烟最后看了眼密室角落的碎玉,指尖在门框上快速敲了七下——这是让暗桩清理现场的暗号。

当三人消失在地道尽头时,巡城卫的火把正好照亮密室门框上的血字,为首的百户盯着那行"承明殿偏殿,香炉下三尺",喉结动了动,摸出怀里的密信:"林大人果然来了。"

地道口的青石板在身后轰然闭合时,林风的残玉仍在掌心灼出红痕。

他攥紧装着账本的布包,靴底碾过潮湿的苔藓,听见苏婉儿在前方压低声音:"左首第三棵老槐,马厩留了三匹快马。"柳如烟落在最后,指尖还捏着那半封信,墨迹未干的纸页被夜风吹得簌簌作响。

"林大人。"她突然停步,火把的光映得她眼尾泛红,"这信不是残的。"

林风转身时,看见她另一只手从袖中抖出半片薄如蝉翼的竹笺——方才在密室里,那半封染血的信原是被人用刀裁去了下半截。

柳如烟的金钩挑开竹笺背面的蜡封,一行行字在月光下显形:"十五夜子时,禁卫军换防,火油车入西华门,伏兵于承明殿藻井"她声音发颤,"王雄的死士藏在京郊破庙,领头的是他最器重的暗卫统领''''玄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