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3章 收麦(1 / 2)

加入书签

想起关键时间点后,姜鱼头顶就像悬着一把剑,很有压迫感。

于是,在次日清早饭桌上,一家人坐着边啃饼子边说起收麦计划时,她毫不犹豫出言反对。

“咱家现在日日都能挣不少钱,没必要自己苦哈哈去地里忙活,累不说,还慢,又耽误作坊的生意。不如花钱雇人来割,咱们家出个人去地里转两圈,或请村里人帮忙搭个眼就是了。”

姜德勇等人习惯于自给自足,这段时间虽然全家人拧成一股绳搞作坊,但,偶尔要浇水、除草啥的,都是看情况分出人手去地里干。

他们都有个观念——雇人种地是地主老财的专属权利,普通老百姓哪能这么奢侈?

至于姜鱼名下的佃农,嗐,她本来就是半个千金大姐,挣钱本事厉害着呢,跟他们不一样。

等姜鱼当场用嘴巴算了笔账,他们突然悟了。

对啊,我现在作坊一天至少能挣一两银子,雇人割麦每天只要几十文,多雇几个也没多少,干嘛不花钱雇人呢?

姜大牛几人也陆续想起,去年秋收时,姜德勇还闪了腰。

他怕误了天时遭雨淋,硬是咬着牙把剩下的全割完防晒入库才躺下,最后在炕上一连躺了七八天,才能起身慢慢走动。

于是,在家人们的殷勤劝说下,姜德勇很快接受了姜鱼的提议,回头就提着鸡蛋和面粉去找老村长说这事。

换了中原腹地,农忙时雇同村人割麦可能还有点难度,但在土地盐碱化厉害的石湾县,普通百姓的人均可耕种田地很少,压根不够吃饭,只能通过打渔、租地主田、做零工等方式贴补,对这种事格外欢迎。

——正如给姜鱼当佃农、还领了种优质豆种任务的王满仓,听说主家可以租更多地给他种时,没有负担只有狂喜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