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提拔乡长(1 / 2)
rad2杨恒泰的行动速度很快,第二天上午十点多,二十台货车拉着自走式秸秆捡拾粉碎打包一体机,浩浩荡荡地开到了河乡。
经过简单调试和任务分配,二十台打包机分别前往新龙、飞凤、泉水等九个村,同时进行秸秆回收作业。
每一台打包机的工作效率,大概是一个时捡拾打包30亩地的秸秆,如果秸秆堆放比较集中,效率会更高。
不过河乡的地块面积较,自走式打包机需要不停地换地块,中间耽误了不少时间,一时捡拾15到20亩就不错了。
即便如此,回收秸秆的速度仍然非常快,每个村2-3台秸秆打包机,一时就能收40到60亩地。
从早上十点到晚上十点,每个村清理的地块都超过了500亩。
以这个速度,再有两三天,全乡九个村的秸秆就能全部回收完毕。
回收的秸秆直接被机器粉碎碾压打包成一个个五十公斤重的秸秆包,这些秸秆包被送上运输秸秆打包机的货车上,送到了市里一家早已经联系好的秸秆回收利用企业,进行出售。
杨恒泰暂时没有回收利用的厂子,只能把秸秆当原料出售,价格是3八0元一吨。
由于秸秆的密度比较,即使是碾压打包成块,密度依然不是太大,杨恒泰的货车一车只能拉五到六吨,计算下来一车秸秆也就2000多块钱。
除开货车运输费、秸秆打包机使用费、油费、人工费、老百姓的秸秆回收费等等,利润已经非常非常薄了,但总算不亏。
只要不亏,这生意就能做下去。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河村二十台秸秆打包机仍然全员出动,飞快地清理着田间地头的秸秆,河乡也终于没有再燃过一把火。
省、市、县三级的媒体记者闻讯纷纷赶来宣传报道,河乡的秸秆禁烧工作又在全县全市出名了,甚至连省上都有所听闻。
相较于其他乡镇时不时冒一把火而言,河乡的秸秆禁烧工作确实非常成功,自然而然成了全县、全市乃至全省宣传推广的典型案例。
与此同时,杨恒泰也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表示愿意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以社会化服务提供商的身份,为全县秸秆禁烧做出贡献。
杨恒泰本就和县里的领导和各大局关系不错,再加上被省市媒体塑造成了有社会责任担当的企业家,很多事情办理起来就容易很多。
比如购买自走式秸秆捡拾粉碎打包一体机,就可以获得政府补贴,而且补贴比例还不低。
就算杨恒泰在秸秆回收上不赚钱,也能在政府补贴上找回来。
河乡的秸秆禁烧工作提前结束了,前后只花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尤其是最后三天半,二十台秸秆打包机将地里的菜子杆、麦子杆全部打包带走,让老百姓烧无可烧。
其他乡镇见状,那可真是红了眼,纷纷联系杨恒泰,都想让杨恒泰到他们乡镇去收秸秆。
杨恒泰趁机扩大规模,同时在几个关系不错的乡镇开展秸秆回收工作,但还是忙不过来,只能拒绝了一些乡镇,让他们另找资源。
全县能够秸秆回收的企业和个人也不少,只是像杨恒泰这种大规模的队伍不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