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1章 太看得起了(2 / 2)

加入书签

虽然第三条情报明显有些远水不解近渴,但从长远打算,还是可以的,毕竟秸秆禁烧工作未来很多年都会开展。

于是,李浩然安排完前面两件事情后,立刻给杨恒泰拨打了电话。

电话很快接通。

“李书记,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我这有点受宠若惊啊!”杨恒泰笑着说道。

“有事才给你打电话,没事肯定不敢惊扰你!”李浩然笑着说道:“听说杨总有创办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的打算?”

“啊?听谁说的啊?雪吗?”杨恒泰有点懵,哎不是,他连杨雪芙都没有说过啊,目前还只是思考阶段,一个人都没有说过,李书记是怎么知道的?

“你别管我听谁说的,你就说是不是有这个想法吧?”

“有,说实话,还真有!”杨恒泰道:“我是这么想的,秸秆禁烧工作涉及生态环境问题,是国家层面都很关注的事情,每年大春春两季,肯定会产生很多秸秆,缺乏处理渠道。

所以我就想创办一家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只不过目前还没想好,到底是弄成单一功能或者少数功能的厂,还是一条龙服务的大厂。

我个人还是想办大厂的,毕竟处理能力强,国家补贴也高,但就怕老百姓不愿意把秸秆送来,我要是组织车辆到田间地头去收储,那效率就太低了。

再加上秸秆制作的东西能不能卖出去,还不能保证,毕竟我有朋友之前回收秸秆制作机制炭,结果生产出来的秸秆机制炭卖不出去,砸手里了,我也有点担心,所以现在还在纠结!”

李浩然道:“那你能不能选择一条路径,从原料收集、生产再到销售,全部由你们公司一条龙完成。”

“可以是可以,但市场瞬息万变,而且竞争也很激烈,很难保证自己的产品就一定能够卖出去啊!”杨恒泰有些担心道。

李浩然便道:“我给你提供一个思路,供你思考,就是打造一条以燃料和能源为主的一条龙服务企业。

具体来讲,就是将秸秆收集起来,加工成固体生物质燃料颗粒,再送到秸秆发电厂进行燃烧发电,发电厂的电并入国家电进行销售,可不愁没有销路。

你要是能建成一家秸秆收、储、加工、发电为一体的企业,那就不愁了。”

“李书记,秸秆收、储、加工都好说,但秸秆发电厂不仅投入大,关键是没有过硬的关系疏通发改、国土、环保、农业、电力等部门,有的甚至还需要与省级部门打交道,快则一到三年,慢则五到八年,都不一定能够办成。

所以,就我个人而言,我不是特别看好秸秆发电厂,当然,如果李书记愿意支持我,帮我疏通这些部门的关系,我还是愿意投资的!”

李浩然闻言,淡淡一笑:“杨总,你太看的起我了,我就是一个乡镇副科级而已!”

4八354八3563八260八6097hl

:。:vqiaqia

rad3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