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4章(1 / 2)

加入书签

跨市调动说容易也容易,说麻烦也麻烦,按理说以梁惟石的才华,就算自己想往云峰跑,常青市也不应该轻易放人才对。

所以这里面应该是有点情况的。

“沈市长调到了云峰市,选了我当秘书。”梁惟石如实回答道。

这事儿根本瞒不住,而且也没必要隐瞒。

整个云峰市,谁不知道他是沈晴岚的人?

顾朝阳点了点头,转头看向沈晴岚意味深长地问道:“常青市的赵汉升和杨凤玉同志,都不是个好说话的,他们能同意放人,可见晴岚同志的面子很大嘛!”

沈晴岚微微一笑道:“当初面试的时候,我就看中了这颗好苗子,调他过来的时候,也是和赵书记、杨市长说尽了好话,千求万求,最后两位市领导还是看在我为常青做过贡献的份儿上,才勉强同意放人。”

顾朝阳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说些好话他相信,至于千求万求,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沈晴岚的能力相当出色,但性格也同样强势,别说要一个梁惟石,就算是十个,赵汉升和杨凤玉也不可能不给这个面子。

“这么说来,梁同志给你当秘书没多长时间吧?”顾书记似乎又随意地问了一个问题。

而言外之意就是,你这个当市长怎么不按照一般培养人才的规律,这么早就把秘书下放到基层任职了?

“去年三月份到十月份,这期间梁惟石的秘书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后来因为市里积极落实省委文件精神,全力推行大学生下农村计划,充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骨干力量,我觉得梁惟石理论基础不缺,就想着让他贫困乡镇实践锻炼一下,没想到,他这一年的表现还不错。”

沈市长的表情很淡然,语气也很淡然,然而,在说到‘表现还不错’几个字时,却让人明显感到一种‘傲娇’的情绪外露。

这种情绪,其实也可以用一句后世的流行语形容,那就是‘基操勿六皆坐’。

“晴岚市长这个决定,也是为我们市推进干部年轻化,拓宽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渠道方面,做出了表率。”

“就像顾书记在会议上讲过的那样,‘器必试而后知其利钝,马必驾而后知其良驽’,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要敢用、善用。”

“事实也证明,梁惟石同志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像这样的年轻干部,我们今天肯定会着重培养。”

韩培源适时开口,既显示了自己身为市委书记的存在感,又在省委书记面前刷了一波好感度。

顾朝阳微微点头。韩培源这几句话说的不错,大胆启用年轻领导干部,确实是他一贯的主张,‘马必驾而后知其良驽’,说得通俗一些,其实就是骡子是马拉出溜溜。

尤其像梁惟石这种看着就像千里马的年轻干部,更应该打破常规,给予破格锻炼的机会。

“时间不早了,就让梁带我们去各处转转吧。”顾书记看了下时间,直接点了梁惟石的将。

十里乡政府驻在‘朝阳’村,他的名字里也有‘朝阳’二字,所以这里他是一定要看一看的。

于是在接下来一个多时的时间里,梁惟石陪同省委书记、省委秘书长和省扶贫办的领导,视察了朝阳村食用菌产业扶贫基地,视察了焕然一新的十里乡中学和学,又走访了几家当地农户。

“如果让你给自己所做的扶贫工作打分,你能打多少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