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18章(2 / 2)

加入书签

信中没有提王景辉半个字,也没有提徽州暴乱之事,而是说了很多目前徽州的现状以及百姓的生活,当然重点还是自己面临的三大问题。

而朱雄英也将自己的解决办法写了下来,主要就是变卖徽州部分官田给当地士绅徽商,然后在徽州试行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纳粮的改革,再用士绅徽商的钱赈济百姓,如此钱又回到了百姓手上。

还有洪薯的问题,当年朱雄英带到凤阳的洪薯大丰收,朝廷下令,除留够种薯外,其他的洪薯由官府统一收购,并给予补偿。

凤阳作为龙兴之地,有免税的特权,这也就意味着无论种出多少全都是自己的,不需要输官,但问题是,凤阳的地有五成都被朝廷作为赏赐赏给了开国功臣和勋贵,还有三成被士绅占着,百姓手中只有两成。

当时还是凤阳县令的张度进宫之时说过,收购红薯的时候,这些勋贵和士绅不愿意以官府收购的价格卖出去。

朝廷规定的价格是一斤洪薯换五两米!

(古代一斤等于十六两)

朝廷的换法看似是勋贵和士绅吃亏了,其实不然!

现代洪薯的产量要比大米至少高七八倍之多,放在古代也要高三四倍,其次,洪薯虽然也扛饿,但无法取代大米成为主食,食用价值就不一样,所以朝廷给出的价格还是很公道的。

但凤阳勋贵和士绅却不干,他们给出的价格是一斤红薯换一斤米,很明显是想趁机捞一笔。  filsarilhl900八0900八00761八700697hl

:。:3v

rad3

sr="ggdlgdj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