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6章 怎么不去找秦羽(1 / 2)

加入书签

曹景云又道:“陛下,这天下都在您的掌控中,您又何必在乎臣子们支持谁喜欢谁,您按照您的想法做事,按照您的想法选择太子不就好了,谁能反对得了您?”

乾武帝闻言微微一怔。

随即恍然大悟。

“是啊!朕怎么没想通这点?怎么就被这些混账臣子们绕了进去,朕完全可以置身事外冷眼旁观他们表演,只要盯着他们不要越界便是。”

曹景云笑:“陛下圣明!”

乾武帝眼珠子一瞪:“你这老东西早就想到这点了吧?为何现在才告诉朕?嗯?”

曹景云苦笑:“陛下说笑了,老奴也是因为看到秦大人前面刚帮了大殿下一把,现在又帮了三殿下一把,突然觉得他似乎谁都没帮,而是在帮大乾,突然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朕怎么觉得你在替秦羽说好话?”

“陛下,那您以后别问老奴这些事情,免得觉得老奴影响你的决策,成了宦官干政!”曹景云满脸无奈的道。

乾武帝见状哈哈大笑起来。

下午,两道旨意从宫里传了出来。

第一道是给邹长隆的,表彰他直言敢谏乃是忠臣表率,将其调到都察院任十三道监察御史,具体任哪一道由都察院都御史郭远怀决定。

这道圣旨一出,很多老臣都有些吃惊。

十三道监察御史,乃是正七品的官阶。

而邹长隆之前在户部的官阶乃是正八品。

等于是跳过从七品连升两阶到了正七品,如此升迁速度不可谓不惊人。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其现在的官职,十三道监察御史。

十三道,乃是乾武帝立国时按照前朝旧制划分的十三个区域,十三道监察御史便是监督这些区域官员的御史。

官阶不大。

但对地方官的震慑力影响力很大,是个非常容易得罪人同时也容易锻炼出人才的地方,是个实权官职。

乾武帝给他安排这个位置,可见对他的栽培之意,如果只是做个样子以表对忠言敢谏之臣的认可,完全不需要给这个位子。

那些前不久科举高中留京任职的年轻官员,在赞叹乾武帝圣明的同时,也变得兴奋起来。

既然以命劝谏能被乾武帝如此重视,邹长隆做得为何我们做不得?

这可是快速晋升的好办法啊!

当然。

也不是所有年轻官员都这么想。

但总有一些人甘愿冒这个险。

许多年轻官员开始谋划此事。

秦羽对这个消息也挺满意,暗暗赞叹乾武帝还真是个开明的好皇帝,除了对待儿子不能一碗水端平。

第二道圣旨是发往天下各州府的,简单阐述了三皇子增产三成的办法就是两点,第一大量开垦荒地第二兴修水利,让各地方官员重视这两点。

当然。

这里必须要提一嘴的是,兴修水利不是治水,而是引水灌溉,这不是什么特别大的工程,地方就可以做。

此举多少有点给三皇子增收三成的事情合理化的意图,但也包含着乾武帝的殷切希望,只是执行得如何那就说不好了。

反正秦羽不怎么看好。

三皇子有苏天鹏拿真金白银支持,其他地方官有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