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8章 暗戳戳上眼药(1 / 2)

加入书签

胤礽哭笑不得,手上动作却依旧轻柔。

待两个肿包都消下去后,他仔细替两人掖好被角,又吩咐梁九功:“去取条厚毯子来。”

“殿下您这是”

“我睡榻上。”胤礽指了指旁边的矮榻,“总不能真挤在一起。”

梁九功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默默取来了毯子。

烛火熄灭后,胤礽躺在矮榻上。

月光从帐缝漏进来,在地上投下一道银线。

忽然,他感觉被角被轻轻掀起——

银团子蹿了进来,毛茸茸的身子贴在他颈窝处:宿主,我来啦。

胤礽轻笑,揉了揉狐狸的脑袋

胤礽弹了下它的鼻尖,“睡吧。”

帐外,漠北的夜风掠过草尖,发出沙沙的轻响。

不知何时,床上传来窸窸窣窣的动静——

康熙在睡梦中无意识地往中间挪了挪,手臂一伸,把胤礽的枕头圈住;

一个时辰后,营帐内只余一盏孤灯。

康熙与胤禔早已进入梦乡,胤礽却披衣起身。

银团子警觉地竖起耳朵,被他用指尖轻轻按了回去。

“别出声。”他无声地比了个口型。

接着他从案几上拿起那本方才翻看过的的典籍。

书是普通的蓝布封皮,纸张泛黄,装帧朴素,混在一堆兵书典籍中并不起眼。

但胤礽翻了几页,眸色便渐渐冷了下来。

这本书表面看只是寻常史论,可其中关于“唐太宗与李承乾”的章节却被反复提及,甚至有几处被人用刻意标注。

那些段落字字诛心,将父子反目的过程写得详尽至极——李承乾如何从聪慧仁孝的储君,一步步被猜忌、被逼迫,最终走向谋反的不归路。

“呵”胤礽指尖轻轻摩挲着书页,唇角勾起一抹冷笑。

这书不是康熙带来的。

康熙虽博览群书,但御驾亲征时,行囊里装的要么是兵法典籍,要么是边疆图志,绝不会带这种刻意渲染父子相残的史论。

“噶尔丹”胤礽低喃,眸中寒光微闪,“倒是高看你了。”

他合上书册,随手丢回案上。

烛火摇曳,映得胤礽侧脸半明半暗。

他指尖轻轻摩挲着书页边缘。

这离间计确实拙劣可笑——可偏偏上一世,他们父子就是被这样简单的猜忌,一步步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胤礽想起康熙谈及此事时的不屑神情,想起帝王握着他手说“朕庆幸你不是李承乾”。

多么讽刺啊,上一世的康熙也曾这般笃定地说过同样的话,可最后呢?

他永远记得第二次被废那日,乾清宫的砖石冷得刺骨。

康熙将太子金印摔在地上时,眼中的失望比恨意更伤人。“朕给过你机会”——这句话像把钝刀,至今仍在心头反复凌迟。

“殿下”梁九功捧着安神茶进来,见他盯着书卷出神,心翼翼道,“夜深了。”

胤礽合上书,烛火在他睫毛下投出一片阴影。

是啊,夜深了,就像前世被囚禁的那些长夜,听着更漏一声声数到天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