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八十八章 难以言喻的魅力(1 / 2)

加入书签

上河村并不富裕,也没有旅游设施,所以王贵天将他们安置到了村里条件较好的人家中,他自己则邀请陈默和赵灵泉住在他家里。

希望借此机会增进感情,或许能让陈默站在他这边,帮助解决一些村里的问题。

然而,王贵天的愿望可能要落空,因为陈默此次驻村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新的矛盾。

下午,陈默独自在村里漫步,王贵天想要跟随,但他拒绝了。他发现上河村比赵家村更加有活力,这里可以看到一些年轻人的身影,即便数量不多,但也带来了生气。

陈默与几位老人交谈,了解到村里的年轻劳动力会在春耕时回家种地,种植完玉米后又外出打工。

秋收刚结束不久,所以现在村里还有一些年轻人逗留,但很快他们也会离开去外面的世界打拼。

下河村和上河村的境况大同异,两村都有广袤的土地,但土壤并不肥沃。多年来,村民们主要种植玉米,北方人亲切地称它为“棒子”。

秋收时节,玉米的价格决定了村民们的收入:价格高时能多赚些,价格低时则收入锐减。然而,单靠这片土地,很难维持两个村庄的生活,因此外出务工成为了许多人的选择。

傍晚五点左右,炊烟开始在村里升腾,几乎每家都在准备晚餐。王贵天家也不例外,陈默经过一下午的走访,对上河村有了初步了解。

令他感到困扰的是,提到下河村,即使是八九十岁的老者也表现出强烈的敌意,仿佛要将那股仇恨倾泻而出。

这长久以来的恩怨,跨越了几代人,让陈默意识到必须找到方法来化解两村之间的矛盾,以免事态恶化。

当陈默回到王贵天家时,发现王贵天早已在家门口等候,一见到他就热情地把他迎了进去。

王贵天家新建了一排宽敞的瓦房,前后都是菜园,不过现在除了几颗大白菜外已无其他作物。

很快,这些大白菜也将被制成酸菜,这是北方深秋的传统,家家户户都会在这个季节储存酸菜,作为冬季的主要食材。

尽管如今市场上蔬菜丰富,但酸菜仍然是北方人心头的好滋味,无论是炒、炖或是生吃,都别有一番风味。

王贵天的家庭成员简单:他和他的妻子,以及一个正在市里上学的孩子,只有寒假才会回家。家里还有王利娜,她是王贵天哥哥的女儿。

五六岁时,她的父母因车祸去世,王贵天便将她接来抚养。虽然王利娜是王贵天的侄女,但在他的心中,她就如同亲生女儿一般。

当年王贵天还是个年轻人,带着王利娜过活,甚至影响到了自己的婚事。然而,命运总是眷顾善良的人,最终他娶到了一位同样关爱王利娜的妻子,使王利娜自幼感受到完整的家庭温暖。

今天晚上的餐桌格外丰盛,显然是为了招待陈默特意准备的。陈默没有虚伪地推辞,因为他打算离开时留下足够的钱,不占王贵天的便宜。

赵灵泉还在路上,预计要到晚上七八点才能到达。王贵天邀请陈默脱鞋上炕,火炕烧得滚烫,显然是提前为他准备的。

农村生活虽然节俭,但对于重要客人,王贵天这位村书记也是毫不吝啬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