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四十五章 填补其他缺口(1 / 2)

加入书签

毕竟,过几天约德夫就要来长阳县选地了,到时候自然会水落石出。

随后,陈默、田淑梅和梁振涛等人一同前往s委大院。

这个地方对陈默来说并不陌生,只是人事已非。

林正涛调去了京城,而他们三人也各奔东西。

在会议室里,徐长林表面上狠狠批评了陈默一顿,因为他在东海市的行为破坏了招商引资会议。

但田淑梅看穿了,这不过是给吕宏宇看的一场戏,意在表明问题已经得到严肃处理。

实际上,陈默因窃取宏远牧畜核心技术立下了大功,这一成果不能公开宣传,却足以向上级汇报。

这不仅是解决了一个可能制约国家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还为国家培育了一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有企业。

掌握了核心技术,意味着华夏在未来能够独立发展,并逐渐削弱宏远牧畜的市场地位。

这样的贡献不可谓不大,徐长林也因此不用担心吕宏宇去京城告状,因为他们可以私下解释陈默的“特殊贡献”。

陈默虽然行事有些出格,但他的功劳确实不可忽视。

上级领导考虑到这一点,决定不再对他进行严厉的惩罚,毕竟功过相抵,这件事也就渐渐被搁置了。

吕宏宇心里却不是滋味,他觉得吃了个哑巴亏,有苦说不出,只能独自生闷气,这股气可能让他寝食难安。

面对陈默这样难以捉摸的人,即便是像吕宏宇这样的佼佼者也难免会吃亏。

陈默的手段让人防不胜防,他总能用一些意想不到的方法达到目的。

在一次会议上,陈默表现得异常谦逊,静静地接受着领导的批评,仿佛一个听话的孩子。

一旁的田淑梅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她知道陈默不仅手段高明,还特别擅长演戏。

会议的主持人徐长林见时机成熟,便切入正题:“我们已经找到了破解对方核心技术的方法,现在来谈谈江城的牧畜幼崽繁育基地的建设。”

他接着说,计划由省农科院提供技术支持和科研人员,省政府则负责资金投入,共同创建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并打算将企业设立在省城。

听到这里,陈默立刻插话:“为什么不在长阳建?我可是费了好大劲才把技术弄回来的。”

徐长林瞪了他一眼,提醒道:“别提‘偷’这个字,内部的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就好。”

众人听完之后瞬间哄然大笑。

“企业必须落户省城!”徐长林解释道,“长阳县的交通条件并不适合,这个问题你应该最清楚。”

陈默一听这话,脸上露出了不满的表情,似乎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

田淑梅在一旁声嘀咕:“这下活该了吧。”

梁振涛这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省里总得给点补偿吧?”

徐长林笑着回应:“你们为项目做出了贡献,省里不会忘记。

五千万的发展扶持资金将直接拨给你们,使用上完全自主。”

听到这个好消息,梁振涛顿时眉开眼笑,心中对陈默很感激。

对于财政紧张的长阳县来说,这笔钱简直是雪中送炭,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陈默焦急地问:“吴书记,长阳县那边怎么办?”

徐长林没直接回答,而是看向梁振涛,眼神里透露出一个明确的信息:专项资金得给陈默分一些,否则他不会轻易罢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