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二十章 重要的指示(1 / 2)

加入书签

这是第三次了:先是长阳县欠隆兴县的钱,接着是美食节的资金问题,现在又是一个重要的投资者被陈默吸引走。

田淑梅心中满是愤怒,她不明白为什么陈默总是针对自己,难道换一个对象不行吗?

事实上,这也不能全怪陈默。在长阳县周围的几个县里,隆兴县的经济状况最为优越,自然吸引了更多像果夫山泉这样的优质企业。

其他县的条件远不如这里,陈默觉得即使费尽心思,最终也得不到太多的好处。相比之下,在隆兴县投资一次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然而,后果也不容忽视。今晚与田淑梅的见面。

陈默知道,如果不妥善处理好这件事,将来的生活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站在一旁的郭海栎看着这一切,不禁觉得这位年轻的县委书记似乎有些惧内。

上午接近十点,郭海栎代表果夫山泉坐在了谈判桌的一侧,对面则是陈默和他的县委团队。这次会议主要是讨论长阳县能为果夫山泉提供的优惠政策,比如土地使用和税收减免等。

对于土地问题,陈默大方地表示可以免费提供给果夫山泉使用三年,政府在这期间不会收取任何费用,三年后则按照相关政策收取土地使用费。

这一提议得到了果夫山泉的认可,因为无论是在长阳县还是其他地方,类似的安排都是常规做法。

陈默提出了一个条件:如果果夫山泉要扩大生产,占用赵家村的土地和房屋,那么补偿费用必须由公司承担。

郭海栎等人对此提出了一些异议,与长阳县进行了讨论。最终,陈默承诺政府会确保村民得到合理的赔偿,并遵守相关政策法规,这才让郭海栎等人点头同意。

接下来是税收问题。隆兴县提供给企业的优惠政策是三年内免交税款,但长阳县财政紧张,难以承受这样的损失。

郭海栎希望取消免税政策,而陈默则坚持自己的立场,双方再次陷入争论。为了解决僵局,陈默提议了一个创新的方案:

如果果夫山泉在长阳县的新厂第一个月利润达到五百万,公司将按国家规定缴纳税款;若未达此目标,则长阳县将免除公司三年的税收。这个折衷方案最终得到了郭海栎的认可。

县委常委的成员们对陈默的做法表示担忧,害怕新厂无法实现预期的利润目标,导致县政府损失税收。

然而,陈默别无选择,他需要尽快促成这项投资,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一个月五百万的纯利润看似遥不可及,特别是对于一个新产品。

一种专门用于泡茶的水来说,更是挑战巨大。但陈默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为了进一步吸引果夫山泉,陈默还建议公司在招聘时优先考虑赵家村的居民,这既有助于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又不会给企业带来太大负担,因此郭海栎欣然接受。

谈判顺利结束,原定当晚的烤肉宴因田书记安排的一场重要晚宴而推迟到签约仪式后举行。

送走郭海栎一行人后,陈默带着复杂的心情前往隆兴县。上午出发时,他还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即到达;

下午再去时,他的心情却变得沉重,车速也慢了下来,仿佛时间也在考验他的决心。

陈默接到田淑梅的电话,得知如果七点前不到,就别来了。这让他心急如焚,立刻加快了速度,总算在最后一刻赶到了田淑梅的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