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夸大其词(1 / 2)
因此,陈默决心竭尽全力留住果夫山泉。至于个人关系上的事情,比如田淑梅的态度,对他来说远不及让长阳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重要。
然而,郭海栎急于前往水源地考察,不愿多作停留,陈默只好陪同他直奔赵家村。
过去,这样的路况可能早就让郭海栎打退堂鼓了,但现在情况不同。
长阳县正在积极修缮道路,陈默也承诺,若果夫山泉选择在此建厂,将优先修通通往赵家村的道路,并争取在来年春天完成。
这样的承诺加上省市级领导的关注,给了郭海栎信心。到达赵家村后,由于车辆无法继续前行,陈默只好步行带领郭海栎深入村庄,并再次强调:
“郭总,只要您决定在这里建厂,这条道路,哪怕是我不吃不喝,也一定要把它修好。”
郭海栎笑了笑说:“陈书记,这句话您已经说了好几遍了。起初我以为您只是做表面功夫,没想到您竟然坚持了这么久,把自己都晒黑了。”
陈默无奈地回应:“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这里实在太穷,没有资金,只能自己动手。”
郭海栎点头表示理解,认为这位年轻的县委书记确实是个愿意为人民办实事的人。尽管赵家村的道路状况不佳,但这里的空气质量极佳,风景宜人。
随着两人步入村庄,郭海栎的心情变得复杂起来。他看到村中的老人们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孩子们甚至赤身裸体地奔跑玩耍。
如果不是因为贫困,谁会忍心让家人如此生活呢?长阳县的贫困现状,由此可见一斑。
村里来了一群外人,老人们并没有特别在意,依旧忙自己的活计。倒是孩子们,对这些陌生面孔充满了好奇,尾随着他们跑来跑去。
陈默叹了口气对郭总说:“如果在这里建厂,村民们就能吃饱饭了。
不瞒您说,赵家村一半以上的人都吃不饱饭,您也看到了,村里只有老人和孩子,年轻人都出去谋生了,真是穷得叮当响。”
郭海栎点点头,没想到如今还有这么贫困的地方,仿佛穿越回了几十年前。
陈默继续领路,前方出现了一片墓地,郭海栎眉头紧锁。
陈默连忙解释:“郭总您别担心墓地的问题,如果工厂建在这里,我们会迁移这些坟墓,不会影响工程进展。”
赵灵泉在一旁暗自摇头,心想书记这是在夸大其词,为了吸引投资也是拼了。
接着他们来到了一处清泉旁,陈默让人取了些泉水给郭海栎尝尝。郭海栎喝了一口,眼前一亮,泉水甘甜清爽,令人回味无穷,这样的水质在全国都少见。
虽然长阳县很穷,但这里的水质却是一大优势。
郭海栎带来的团队也品尝了泉水,大家都觉得这里的水质比隆兴县的好得多。
不过郭海栎并没有立即决定,他只是来考察,最终决策还要等总部的评估。
郭海栎安排人采集了水样,准备当天送回总部进行专业检测。
陈默知道郭海栎不能单独做决定,但他还是尽力展示长阳县的优势条件。
从清泉走到村里,已经接近中午,陈默打算稍作休息再离开。
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匆匆赶来,正是田淑梅。
她眼中满是寒意,显然是来找陈默算账的,这已经是第三次了,田淑梅心中怒火中烧,陈默总是占她的便宜。
陈默见状,立刻躲到了赵灵泉身后,心中忐忑不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