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四十五章 找软柿子捏(1 / 2)

加入书签

我们在县医院住了快一个星期才出院。

后来去找劳动局,他们说因为我们当时没有签合同,也没有人可以证明我们确实在那干了活。”

陈默听到家人的讲述后,眉头紧锁。陈正海气得猛拍桌子,怒斥那些人不付工资还动手伤人,要求陈默一定要为他们讨个说法。

陈韵梅连忙安抚哥哥的情绪,并提醒陈默,事情可能并不简单。她提到,如果马春生没有背景,他不敢如此嚣张。

劳动局以没有合同为由推脱责任,而派出所又说人跑了无法追责,这些都表明马春生背后有人撑腰。

陈默回忆起春生砖厂,这是一个规模不大、效益一般的本地企业,生产的砖块主要供应长阳县内使用。对于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厂,竟然发生了这种恶劣事件,让他感到意外。

他认为家人所说的应当属实,因为他们都是朴实的人,不会无中生有。因此,他认为马春生应该有相当的关系,否则事情不会就这样不了了之。

陈默承诺会调查清楚此事,并依照法律处理。然而,陈正海却觉得作为县委书记的儿子,应该立即采取行动。陈默解释说,事情需要按程序来,否则可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陈韵梅也赞同儿子的说法,提醒哥哥要考虑周全,不要因失大。最终,陈正海同意给陈默时间去解决此事,但仍希望他能为家人主持公道。

陈默点头说道:“爸,您放心吧。今天咱们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不说那些烦心事了,来,咱们干杯。”

一顿饭后,王彦清和王云琦都喝得酩酊大醉,一回到房间便倒头大睡。幸好陈默之前提醒陈正海买了个大点的房子,不然陈韵梅一家回来,还真没地方住。

陈默也喝了点酒,但没有多喝。作为长阳县的县委书记,他必须保持清醒,以防万一有紧急情况发生。

坐在阳台上,陈默轻轻啜饮着手中的茶,脑海里反复琢磨着关于马春生的问题。

来到长阳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他一直在忙着解决交通问题和确保县内各单位员工能够领到工资。

对于县内的工厂,乃至更广泛的民生状况,陈默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入了解。

目前,道路已经在修建中,而依靠剧组支付的租金,虽然不能全额发放工资,但至少能保证大部分款项的发放。

等到春节过后,县医院的资金问题也能得到缓解,那时他的工作压力会减轻不少。

现在,趁着处理马春生的问题,正好可以深入了解一下长阳县的情况。

根据王云琦所说,马春生似乎是一个欺压工人的恶势力,不仅拖欠工资,还豢养打手。

而且,王彦清后来补充的信息显示,马春生并不是只针对他们两人,还有其他几个同样老实的工人也遭受了同样的待遇。

然而,那些脾气暴躁、喜欢抽烟喝酒打牌的工人却没有受到任何克扣。

这种情况就像是在找软柿子捏。

想到这里,陈默拿出了手机,拨通了赵灵泉的号码,问道:“赵,你对县里的春生砖厂及其老板马春生有多少了解?”

赵灵泉微微一怔,想了想说:“我只知道一点皮毛,陈书记,听说春生砖厂的经营状况一般,但是马春生这个人很有人脉。”

说到这里,赵灵泉环顾四周,确定没有人偷听后,低声说:“长阳县的老百姓中流传一句话,‘宁可得罪阎王,也不要招惹春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