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7章 :红伞遮天(1 / 2)

加入书签

眼见街道两旁聚拢的百姓越来越多,走在最前面开道的大理寺卿李贲眉开眼笑,双手抱拳。

“诸位父老乡亲。”

“今儿个是我大周宰相和忠义国公的大婚之日,苏府后街,设有流水席。”

“皆可前去。”

“恭喜相爷。”

“贺喜相爷。”

许多人纷纷拱手道喜。

马背上,苏文也含笑一一抱拳回礼:“同喜,同喜。”

孩本就喜欢热闹,看到这场面,顿时蜂拥而来,跟在迎接队伍的后面,跟着一起蹦蹦跳跳。

“呜呜”

“呜呜”

“咚咚咚”

号角,大鼓,唢呐,铜锣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喜庆之气冲破云霄,就连那漫天雨幕都被冲散。

笼罩玉京城数天的乌云突然从东边裂开一条缝隙,淡淡的霞光自裂缝中宣泄而出。

“出太阳了。”

有人高呼。

“连老天爷都想要沾沾相爷的喜气。”

李贲咧嘴大笑。

雨势渐,那些个国公爷,将军,六部重臣们跳得越来越欢,动静也越来越大。

北巷外的大街,被挤得水泄不通,然而当迎亲队伍到的时候,人群主动地分开。

忠义国公府

后院闺房

一个丫鬟快步跑来报信。

“夫人。”

“迎亲的队伍到北巷外的大街了。”

床榻上

梳妆打扮完的叶雅儿身披凤冠霞帔,正襟危坐,听到消息的时候,娇躯轻轻颤抖。

说不紧张才是假的。

屋内的簌娘等人也都打起精神。

丫鬟兴奋道:“你们猜猜,前来迎亲的都有哪些人?”

“我和夫君说过,只带些府里的护卫家丁就行。”

叶雅儿开口。

“不止。”

丫鬟眉飞色舞:“朝廷六部尚书侍郎,城外四大营的主将,还有几位国公爷,就连神武大将军周神通都来了。”

“足足一百多人,自发地跟着相爷来迎亲。”

“那些个国公爷一路敲锣打鼓,跳着社舞来的。”

“场面别提多热闹了。”

“奴婢只是站在梯子上远远的看了一眼,现在大街上乌泱乌泱的全是人。”

“古往今来,能有这般阵仗的,恐怕也就只有夫人和相爷了。”

这话有点夸张,但又不是特别夸张。

古往今来,不管是世家大族,王宫贵胄,皇亲国戚大婚,所讲究的排场大多是迎亲队伍多少人,陪嫁多少车,有哪些奇珍异宝,有多少的金银。

人数越多越好,车马越多越阔气。

却从来没有过六部重臣,骄兵悍将,达官显贵们脱下官袍,将勋贵的礼节抛之脑后。

做出如此“有失颜面”的举动。

将军牵马

国公为舞

皇叔开道

三司六部大臣敲锣打鼓

只有一个理由

那就是他们心甘情愿,认为这么做,并不“有失颜面”,认为那个男人值得自己去敲锣打鼓。

甚至觉得这是一种骄傲。

从这个方面来说,自扶持李青柳登基之后,到现在短短半年的时间,苏文在朝廷的威望就已经暴涨到一种恐怖的程度。

皇甫松,隋常,韩国公,张国公等人因苏文继续享受富贵。

减税三成,提升士卒待遇

平定雁南四道的叛乱,生擒魏文通父子,剿灭反贼李登部。

至于风林火山,虎贲骑等悍卒骁骑,更是苏文一手组建。

如此就想得通

为何满朝重臣,心甘情愿地跑来敲锣打鼓。

军中悍将,更是争相牵马执蹬。

千古以来头一遭

迎亲的队伍从大街转入巷,早就准备好的苏霸,当即让人点燃焰火,一束束绚烂的霞光冲天而起。

更是将迎亲的热闹气氛推到巅峰。

“请入府。”

忠义国公府前,姚公公也换上大红衣袍,叶雅儿家中无长辈,因此姚公公就代表皇室前来,充当长辈的这个角色。

前殿,中院的东西厢房,就连倒座房都紧急收拾出来,用于招待这些六部官员和国公爷们。

府里的家丁和奴婢端着一杯杯茶水上来。

“渴死了。”

李贲端着茶咕咚咕咚地往嘴里灌,走了一路,吆喝了一路,嗓子都喊冒烟了。

“嘿。”

“你要是不行。”

“就换我。”

皇甫松道:“老夫最喜欢主持大婚。”

“去去去。”

李贲嘲笑:“你还是先顾好自己的老胳膊老腿吧,回去还要跳。”

“皇叔爷放心。”

皇甫松中气十足:“老夫再怎么说也是武将出身,虽说有些年头没有上阵,可底子还在。”

“莫说就这二三里路。”

“就是绕着玉京城跳一圈也无妨。”

“老爷子,真的假的。”

王破阵惊讶:“京城东西南北四十里,绕一圈可就足足一百六十里,咱们山字营的重骑兵跑下来都得一天一夜。”

“不信?”

皇甫松吹胡子瞪眼:“咱们等会比划比划。”

“听皇甫明说,你子有个外号叫做破阵王,不巧,老夫年轻时候,冲锋陷阵,斩将夺旗信手拈来。”

“大可不必。”

王破阵摇头晃脑。

一老一少的对话,惹得殿内众人哈哈大笑。

“别怕。”

隋常笑道:“老夫支持你,不过不比武,要不你骑马和咱们的皇甫公两条腿比比看谁跑得快。”

“我赌你们山字营的马跑得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