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算无遗策,首战告捷!(1 / 2)
“相爷,是不是要打仗了?”
林字营主将石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这些日子弟兄们都憋着火。”
风字营的秦开山咧嘴:“相爷您就下令吧。”
“光是刷木刀木枪不过瘾。”
“就是。”
“相爷,您就下令吧。”
有这两个主将领头,四营中的其余将领纷纷请战。
“首战就由交给咱们风字营,务必给魏贼叛军一个迎头重击。”
“凭什么?”
火字营的人不乐意,瞪眼道:“我们火字营每次对战都是头筹,这首功的机会就该给我们火字营。”
“都别争了。”
山字营的重骑将王破阵闷声道:“论冲锋陷阵,谁能比得过我山字营重骑兵?”
四大营的大多数将军都是苏文亲自提拔起来的,属于最纯粹的相党。
因此在苏文面前,并不像朝堂中的官员,谨慎微,极为放得开。
他端着茶杯,笑眯眯的看着下面吵得面红耳赤的众将,为了争夺首战的机会,你一言我一语,谁都不肯服输。
士气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对于任何一支军队而言都极为重要。
尤其是对风林火山四大营这支未曾上过战场的新军,更是重中之重。
以八万兵马,迎战魏文通的二十万大军。
倘若这群将领上来就表现得唯唯诺诺,畏敌怯战的样子,那么这场大战尚未开打就输了一半。
可现在
偌大的议事堂
几十号将领,个个雄赳赳气昂昂,如同下山的饿狼猛虎,浑然没有半点怯意。
这才是苏文想要的军队
“好了。”
喝了口茶水,微微压了压手掌,打断他们的争吵。
“皇甫将军。”
苏文点名。
“诺。”
披着厚重步人甲的皇甫明起身,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地图前。
在众将的注视下,皇甫明指着地图上的肃州道岳州府:“根据锦衣卫和斥候传回来的消息,两天之后,魏贼的五万先锋部队会到达岳州府。”
岳州府在代郡以东,两地相距不过一百里,这五万先锋大军属于魏文通麾下的精锐。
到达岳州府之后,只需一日的急行军就能踏入代郡。
“岳州刺史求援的公文已经送到相爷的手上。”
“今日擂鼓聚将,将你们叫来,就是想问问你们,这场仗该怎么打。”
苏文接过话头。
皇甫明:“贼兵的前锋部队有两万飞雁军,俱为轻骑兵,另外还有三万披甲步卒。”
“而岳州城只有三千府兵,顶多能抵抗半天时间就会破城。”
飞雁军也是大周边军之一,只不过并非像渔阳三镇长期驻扎在边关,而是作为机动野战部队。
其战力不容觑。
四营的将领许多都是边军出身,对于飞雁军的实力极为了解。
“三万步卒不足为据。”
“主要是这两万飞雁军。”
石豹说话时,嘴角带动脸上狰狞的刀疤蠕动,颇为骇人。
他看向苏文:“相爷,依末将所见,咱们不如就在岳州府会会飞雁军。”
石豹捏紧拳头,狞笑:“正好挫挫魏贼的气焰。”
苏文看向皇甫明:“岳州城能守吗?”
“守不了。”
皇甫明摇头:“岳州城和代郡不一样,城墙既不高,也不厚。”
“而且咱们人数劣势,若是死守岳州城,势必会付出极为惨烈的代价。”
“最重要的是岳州城内没有粮食。”
守一座城,等同于自己钻进笼子让别人围着打。
苏文撇嘴:“别看魏文通号称有二十万兵马,实则这五人前锋就是他的主力部队。”
“就拿飞雁军开刀。”
皇甫明:“相爷,前些时日,我们四营主将私底下有商量过这事。”
“说吧。”
苏文开口。
皇甫明:“魏贼前锋大军的主将魏武,其人精通战阵兵法,用兵有度。”
同为十二国公府的世家子,他对于魏武极为了解。
皇甫明笑道:“但魏武有个极为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好大喜欢,当年在边军服役的时候,就经常不听调令,擅自冒进。”
“咱们四营兵马都是新兵,在魏武眼里,定然是瞧不起咱们的。”
“所以咱们顺势给他来个败兵之计。”
苏文好奇:“细说。”
皇甫明指着岳州府:“先派出一支轻骑兵在岳州府外侵袭骚扰贼军。”
说罢,他又指了一个地方:“这是大雪谷,山谷两岸极为险峻,只有一条羊肠道能够通过,最适合埋伏。”
苏文:“你的意思是派兵埋伏于大雪谷中?”
“没错。”
皇甫明:“咱们安排步卒于大雪谷两侧,等骑兵将贼兵引入谷中,骤然发动突袭。”
“魏武恐怕不会轻易中计。”
秦开口摇头。
“没错。”
皇甫明:“以魏武的谋略,肯定能看出来大雪谷中有埋伏。”
“但。”
他笑道:“大雪谷也只是虚招。”
“其中伏兵只许败,不许胜。”
皇甫明的手落在大雪谷以西二十里的险王山:“这里才是真正的伏兵。”
“从大雪谷到险王山这段路,北边是天脊山脉,南边则是代水。”
“南北数里宽的地面,一马平川。”
“眼下四营拢共有八千重骑兵,全部集中在险王山,等到魏武带着飞雁军追杀而来的时候。”
“咱们的八千重骑兵居高临下,只需要一轮冲锋,就能正面击溃飞雁军。”
“剩下的轻骑沿着天脊山南侧追击,配合重骑兵,一举将魏武赶回大雪谷中。”
皇甫明眼底的兴奋掩饰不住:“只需要提前在大雪谷外埋伏一支重步卒,等魏武的大军通过之后,就由这只重步卒将大雪谷东侧的口子封住。”
“届时前后合围,将其五万大军全部封在狭窄的大雪谷中,关门打狗。”
先是诱敌深入,然后埋伏,再继续诱敌深入,最后关门打狗,瓮中捉鳖。
环环相扣的计策,完全拿捏住魏武好大喜功的心思。
“相爷。”
“关门的事情就交给末将如何?”
皇甫明请战:“末将只需两千步卒,就能死守大雪谷。”
“两千不够。”
苏文摇头:“倘若我是魏武,哪怕率军追击,也会留下一部分士卒看守大雪谷这条退路。”
“本相给你四千重步卒,三千轻骑
“末将领命。”
皇甫明躬身抱拳。
其他将领纷纷投来羡慕的眼神,皇甫明昂首挺胸,这是他在苏文麾下效命的第一战,至关重要。
自己的身上肩负着皇甫家族的荣耀。
“石豹。”
苏文开始点将。
“末将在。”
石豹出列。
“由你领林字营一万步卒,两千轻骑,子时之后出城,轻装简行,务必要在明天落日前到达大雪谷。”
“末将领命。”
“秦开山。”
“末将在。”
“由你领两万轻骑,明日一早开拔,进驻岳州城,务必要招摇过市。”
“末将领命。”
“四营重骑兵全部集合,由本相率领,星夜开赴险王山。”
“那我呢?”
苏泰急忙说道。
“你留守代郡。”
苏文拍了拍苏泰的肩膀,正色道:“别以为这是事。”
“此战能否出其不意,就看你能否扰乱反贼的视线。”
“明日一早,你继续带着剩下的兵马在城外操练,声势一定要大。”
“末将领命。”
苏泰只能苦着脸领命。
“老苏。”
“你可得把家守好。”
苏文走后,皇甫明笑眯眯地走过来。
“就是。”
石豹和秦开山也都出言打趣。
“放心。”
“此战你是头功。”
看着几人有说有笑的离开,苏泰心底不是滋味,火字营的将领们也都垂头丧气。
苏泰很快整理好思绪,骂道:“一个个和死了亲娘似的。”
“都给老子打起精气神来。”
“以后立功的机会多的是,咱们火字营还怕捞不到功劳吗?”
子时刚过,皇甫明便带着一万步卒和两千轻骑悄无声息的离开代城,前往岳州府大雪谷设伏。
城内大营校场
灯火幽暗
唯有头上一轮茭白的月盘,凄冷的月光坠落,洒在校场上。
八千重骑兵整齐地站着,没有人出声。
此时所有的士卒都穿着黑色的紧袖武士袍,只有腰间佩着钢刀。
一人双马
三层重甲,骑枪和五日的口粮全部驼在马背上。
披着重甲赶路既影响速度,也消耗士卒的体力,因此但凡重骑兵出动,都需要跟随一支庞大的辎重部队。
为重骑兵运送粮草兵器甲胄。
大抵每一个重骑兵需要两个仆从和三匹马。
此番兵贵神速,必须要以最短的时间赶到岳州府,因此没有随行的仆从。
两匹马交替驮运兵器甲胄。
哪怕这八千人没有披甲,也没有真正的上阵杀敌,经历血与火的洗礼,但他们的身上,依旧散发着强大的肃杀之气。
可见这些时日的操练确实有效。
“踏踏踏”
马蹄声响起,苏文骑着大宛驹进入校场,登上高台,他披着厚重的黑甲,披风呼呼作响,手中提着一柄硕大的战刀。
顿时所有士卒的目光都看过来。
“要打仗了。”
这是苏文的第一句话,声音并不大,他冷峻的目光扫过这八千人,问道:“怕不怕?”
“谁要是怕了。”
苏文:“现在可以站出来,本相马上给他发路费,送他离开代郡归家安享太平。”
无人出列
“相爷。”
“下令吧。”
军阵中,一个魁梧的男人兴奋道:“弟兄们已经忍不住了。”
“都没人怕死是吧。”
苏文嘴角扬起,手中长刀斜指夜空,大喝道:“那就随我出发。”
大宛驹纵身一跃,率先冲出校场,一队队士卒有条不紊的跟在身后,离开代城。
人衔枚,马裹蹄。
谁也不会想到,苏文的胆子竟然如此大,领着一群新兵,就敢主动出击。
好在今晚夜色不错,八千重骑沿着天脊山脚狂奔,卯时刚过,便来到岳州城以西三十里,没有入城,而是选择从北边绕开岳州城。
日上三竿,八千人终于到达险王山,全部隐匿在险王山和天脊山中间的峡谷内。
“那就是大雪谷吗?”
站在险王山山顶,居高临下,向东远眺,前面是大雪山,背后则是岳州城。
百丈宽的代水自西向东而流,浇灌出一片肥沃的土地。
三月时节
代水的水位虽然较盛夏时候浅了一些,但依旧需要乘船渡河。
从大雪山到险王山这段二十余里的地段,一马平川,是骑兵最完美的战场。
也是重骑兵最喜欢的地方。
没有任何的阻碍,只需要居高临下的冲锋就行。
他回头看去,山谷四周都是斥候,士卒们正在抓紧时间歇息,喝水的喝水,睡觉的睡觉,吃干粮的吃干粮。
为了防止被发现,就连火都没有生。
“报。”
斥候来报:“禀相爷,秦将军已经带领兵马出城,赶往岳州城。”
“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