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章 :行军大总管(1 / 2)

加入书签

“这就是朝堂的生存法则。”

“想要得到某种东西,就必须要用对应,甚至更多的利益去交换。”

照晚霜撇嘴:“没意思,远不如江湖自在。”

“江湖和庙堂有什么区别吗?”

他反问。

“至少江湖还讲道义。”

她:“而非是如朝堂般,从上到下,都奉行下血淋淋的利益法则。”

“愚蠢。”

苏文嗤笑:“在本相看来,所谓的江湖道义,在无关利益的事面前,可以讲讲,可真正涉及到伤筋动骨的大事时,所谓的江湖大派,同样也是利益优先。”

“正魔厮杀,道佛论武,不就是如此吗?”

照晚霜本来想反驳,话都到嘴里,可仔细咀嚼回晤之后,发现自己的想要说的话似乎并没有那么强的说服力。

要是说出来,定然会被那个男人驳斥得千疮百孔,索性跳开这个话题。

“你就那么肯定老皇帝会把兵权给你?”

“本相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苏文老神自在:“倘若陛下不给兵权,自然会有其他人给。”

“他承受不起这个代价。”

尽管他和长生宫那位老人相隔千里,但大家都是聪明人,也都了解对方。

该给的东西不给,后果会很严重。

苏文不在京城的时候,勋贵世家如日中天,倘若苏文回京,再和那十二位国公联手,届时完全可以直接架空当今陛下,让其令不出长生宫。

残夜渐逝,风雨越来越,笼罩在苏家老宅四周的血腥煞气被风雨冲刷大半。

晨曦的雾气从汪洋之上而来,夹杂着咸湿的海风。

老管家苏常盘完库归来,老脸乐开了花:“相爷,昨夜咱们战死三百多人,轻伤两百,重伤一百二十三,缴获马匹四千多的马匹和配套的甲胄兵器。”

“再加上库存的军械,完全足够组建一支五千人的骑兵。”

五千骑兵,几乎就是左右神武卫的全部兵力,而且和神武卫不同。

这支骑兵将从沉鱼州招募,完全属于苏文自己掌控的武装力量。

“刀兵入库。”

苏文道:“另外将战死的弟兄埋在老宅后边,将抚恤银发下去,再将他们的家人接到老宅安顿。”

老管家拄着拐杖退下,还有许多事情要抓紧处理。

天色渐亮,玉京城传旨的黄门曹太监带着禁军护卫,来到苏家老宅外。

空气中尚且残留着些许微弱的血腥味和硝烟味。

战场虽然打扫的干净,可满地狰狞的伤痕疮孔以及被鲜血浸透的泥泞土壤。

无一不在说明这里发生过什么。

惨烈的厮杀

禁军士卒纷纷拔出长刀,勒住缰绳,警惕的四处打量。

曹太监心底生出一股不妙,眼看着苏家老宅的大门紧闭,急忙让人去叫门。

硕大的铜环哐哐哐拍打着木门,嘎吱一声,苏宅大门从里面打开。

一柄钢刀以极快的速度落在这名禁军士卒的脖子上,冰冷的刀锋上残留的丝丝干涸血迹,让其毛骨悚然。

甚至这名禁军士卒都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制服。

剩下的禁军士卒急忙上策马上前,将大门围住。

“你们是谁?”

黑衣武士冷漠的眼神打量着这些士卒。

“别激动。”

“别激动。”

曹太监急忙走出马车,喊道:“我是从玉京城来给苏相爷传旨的钦差,他们是宫里的禁军。”

“可有能证明身份的?”

武士依旧没有收刀,而是径直看向曹太监。

“有有有。”

曹太监钻进马车内,取出装着圣旨的紫檀木盒子,又拿出内监司的身份腰牌让人递给黑衣武士。

“兄弟,咱们真是宫里的禁军。”

查验腰牌之后,老宅的武士立马收刀,将腰牌的圣旨还回去,拱手抱拳道:“对不起了诸位。”

“昨夜有数千贼兵围攻老宅,虽被打退,但还是不得不防。”

“数千贼兵?”

一众禁军诧异,面露惊色,再看老宅前支离破碎的战场,顿时了然。

怪不得

“可是宁阳府的反贼?”

曹太监问道。

“大概是吧。”

武士回话之后,便将众人引入老宅中,往白虎堂,去面见自家相爷。

曹公公见到苏文,躬身执礼:“咱家入府的时候,听说昨夜有宁阳府的反贼来袭,不知相爷府中伤亡如何?”

“幸得陛下圣佑,只是损伤了些府中家丁,已然将那伙贼人大部歼灭。”

“相爷果然英勇。”

曹太监长舒一口气:“咱家赶了一晚上的路,就是为了早点将陛下的旨意送到相爷手上,可还是差了半步,让那伙贼人抢了先。”

“宰相苏文听旨。”

苏文起身,微微躬身。

曹太监将圣旨摊开,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宰相苏文暂代元沧道行军总管一职,就地招募一万甲士,限期一月剿灭宁阳府反贼,平叛之后,即刻回京述职。”

这次那位老皇帝出手极为大方,不止给了苏文行军总管一职,还让他就地募兵。

要知道,元沧道行军大总管可以直接调动整个元沧道内所有的兵马。

“相爷,接旨吧。”

太监心底极为吃惊,在此之前,他也没有看到圣旨的内容。

本就是大周宰相,现在又担任一道的行军总管,还可以就地募兵。

这份恩宠简直夸张。

曹太监已经盘算着应该怎么攀上苏文这么个靠山,尤其是想起玉京城内的风言风语。

有不少人都说苏文以失恩宠,马上就会失势,那些个国公勋贵们更是火力全开,对相党展开一轮轮的攻势。

他暗骂道:“一群蠢货。”

“等苏相带兵回京的时候,你们就知道死字怎么写了。”

“多谢曹公公。”

苏文接过圣旨递给身后的照晚霜,后者好奇的打开仔细地看起来。

毕竟她还是头一次亲眼见到真正的圣旨长什么样。

苏文从袖袍内摸出一张千两面值的银票递给曹太监道:“千里奔波,舟车劳顿,曹公公辛苦了,这点银子不成敬意,拿去吃些茶。”

“常叔。”

“去给外面的禁军弟兄们,每人封个五十两的包。”

“多谢相爷。”

那些个禁军各个面露喜色,纷纷执礼。

曹太监更是激动的热泪盈眶,一度哽咽不止:“还是相爷大气。”

“昨日咱家去魏国公的帅帐传旨时,莫说些许茶水钱,就连顿热饭,一碗热茶都没喝上。”

“还平白受了他们的白眼。”

越想就越气,太监狠狠的诉了一番苦头,最后还不忘对苏文各种夸奖。

“那些个国公爷,谁不是趾高气扬,莫说是曹公公,就算是本相,在他们面前也讨不了多少好处。”

苏文摇了摇头,又从太监嘴里打听了一些玉京城和长生宫的情况,方才让人将其请下去歇息。

他在白虎堂内坐了半宿,并不困倦,强大的体魄气血充沛,莫说半宿,就是十天半月不合眼也没问题。

当即叫来郭啸,让其将账房写好的募兵告示拿去飞渔城的四处城门贴上。

不出半日,苏文要募兵的消息就传遍整个飞渔城内外,无数青壮蜂拥而来。

十一个募兵点都排起长龙,从街头排到街尾。

傍晚时候,郭啸带着名册回到老宅,向苏文禀报。

“相爷。”

“满员了。”

郭啸挠了挠头:“咱们的募兵告示贴出去两个时辰人就招满了,登记的总共有四万多人。”

“根据您的意思,优先挑选退下来的老兵和会弓弩骑射的人。”

“就这样精挑细选才勉强筛掉两万人。”

“也就是说。”

苏文翻着厚厚的名册:“你总共招了两万人。”

“没错。”

郭啸点头:“我想着反正咱们不缺这点粮食,讨伐宁阳府反贼前可定要操练一番,到时候优胜劣汰,再淘汰一万人就行。”

这就是苏在沉鱼州的威望,莫说是给银钱,就算不给钱不给吃的,让沉鱼州的百姓自带兵器口粮都有无数人踊跃而来。

陛下让自己募兵一万。

他的打算是五千骑兵,再搭配五千步卒,正好一万之数。

剩下的兵器粮草和甲胄,从元沧道各个州府从抽调。

莫说他现在是行军总管,统领元沧道的兵马,就算不是,凭借苏文宰相的身份,也没有谁敢抗命不给。

整整两万精壮傍晚就拉到飞渔州的校场,由郭啸等相府的护卫热火朝天的操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