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章 :元安之乱(2 / 2)

加入书签

苏文好似背后长眼,将她的表情看得清清楚楚。

“照剑雄给你展示的人剑合一精妙,领悟了几分?”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她偏过头去,声说道,语气中满是心虚。

师徒二人在山神庙前交手,看似是照剑雄打伤了照晚霜,实则是他们在唱双簧。

照剑雄借机传授自己徒弟他对于驭剑术的领悟。

看似恩断义绝,师徒反目,只不过是演给天下人看的,免得其他武林中人,借照晚霜的由头去锦绣山寻麻烦。

苏文左手挥了挥衣袖,旁边地上的长剑朝着屋内的女子飞去,她伸手将其接住。

这是口极为精美的长剑。

照晚霜将其拔出,剑长三尺,通体泛着寒光,散发着缕缕寒气,就连屋内的温度都开始骤降。

“好剑。”

伸手轻轻的抚摸着剑身,不由得发出惊叹,美眸中的欢喜更是遮掩不住。

天下的剑客,谁人能不喜欢好剑?

“听老山头说,你把碧幽和佩剑都还给照剑雄了。”

苏文淡淡道:“这口凝霜剑,以万年寒铁融合天外陨铁打造而成,出自两百年前的铸剑名家石夫子之手。”

“剑身自带寒气,对敌之时,只需以真气注入其中,便可激发寒气,威力不弱。”

“就当本相送给你的礼物。”

照晚霜目光下移,果然在剑身上瞧见凝霜二字。

“竟然真是凝霜剑。”

她显然听说过这口剑的名头。

“神兵榜上排名二十的凝霜剑,你就这么送给我?”

既有宗师榜,自然少不了神兵榜。

江湖中人,兵器和武功永远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和宗师榜的含金量一样,但凡能登上神兵榜的兵器,都具备不俗的威能,远超寻常的神兵利器。

甚至有武者能够靠着榜上神兵越境败敌。

因此每一剑神兵出师,都会在江湖中引起血雨腥风。

就拿凝霜剑来说,莫说是宗师,就是大宗师级别的武者都眼馋不已。

而苏文却好似扔烧火棍般将其扔给照晚霜,由不得她不疑惑。

“你想让我做什么?”

她眼神警惕,说是那么说,却半点都没有放下凝霜剑的意思。

“不要的话可以还给我。”

苏文撇嘴。

“谁说不要的。”

照晚霜:“不要白不要,再者说我都替你卖命了,送我把神兵不也是应该的吗?”

“就算是补偿。”

他嘴角微微抽搐,摇了摇头没有说话,而是聚精会神地盯着鱼竿。

几个呼吸后,一股力量拉着鱼漂往水里杂拽。

“上钩了。”

苏文面露喜色,急忙将鱼竿提起,果不其然,一条咬钩的鱼儿被顺势拉出水面。

“有什么好得意的。”

照晚霜取了披风裹上,怀中抱着凝霜剑走出青纱帐,看着鱼篓内活蹦乱跳的鱼儿:“圈养的池子里的鱼,迟早都会上钩。”

“说得没错。”

他赞同地点头:“我知道它的命运已经注定,你也知道,唯独鱼儿不知道。”

“蹦跶得这么欢,以为自己能跳出鱼篓。”

她嘀咕:“我总感觉你说的不是鱼。”

“鱼可以是鱼,人也可以是这条鱼,谁都可以是鱼,包括你我。”

苏文自顾自说着,随即串上鱼饵,继续抛竿垂钓。

“你们这些人啊。”

照晚霜冷哼:“说话总是喜欢打哑谜,云里来,雾里去的,没意思,一点意思都没有。”

“那是因为你不够聪明。”

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等你哪天学到我的一成智慧,自然就能听明白。”

照晚霜眼神鄙夷:“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坐了会,她觉得看苏文钓鱼没意思,便拔出凝霜剑开始修炼剑术,参悟驭剑术的玄妙。

剑影翻飞间,寒气弥漫,隐隐有低沉的剑鸣之声响起。

眼看着就要上钩的鱼儿被吓跑,苏文黑着脸道:“去远点的地方练剑,别打扰本相钓鱼。”

拐杖敲击地面的声音响起,老管家苏常走进水榭,虽然瘸了条腿,可苏常走路的速度却一点都不慢。

“照姑娘,大夫说了你最近不要运功,还是要多修养修养。”

瞧见照晚霜正在练剑,老管家出言提醒。

“常叔,一点伤,不妨事的。”

前夜在海上遭遇风浪,也算是同生共死过,因此两人就算熟络,说得上话。

“我已经让厨房熬了鱼汤,等会就送过来给你好好补补。”

老管家和声细语,穿过曲折的水榭走廊,跨过木桥。

“老爷,您竟然把凝霜剑都给照姑娘了。”

苏常诧异。

“那把剑太凶,其他人都驾驭不住,反正放在库房里也是吃灰。”

苏文扭头看着老管家:“常叔,是不是有什么风吹草动。”

“刚刚得到的消息。”

苏常凑过来,沉声道:“宁阳府有变。”

“宁阳府元安县杨柳村的百姓因不满赋税过重,于昨夜聚众围攻县衙。”

“元安县的县令被愤怒的百姓用锄头硬生生砸成肉酱。”

“目前元安县已被反贼占据,宁阳府其他县有不少人响应,纷纷前往元安县投靠这伙反贼。”

苏文并没有露出惊诧之色,这些年,他见过的造反次数不说多如牛毛,最起码也是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他自己亲自镇压的反贼都有七八伙。

不外乎就是赋税过重,差役逼死人为导火索。

朝廷定下的赋税虽然不轻,但不至于让人活不下去,耐不住下面的各级官吏层层加码,最后落到百姓头上翻个倍都算不错的了。

有的地方甚至翻个三五倍都是常有的事。

尤其是州府县一层,各地都有世家大族豪强,互相联姻,势力盘根错节。

朝廷派下去的官吏想要做事就必须要依靠这些地头蛇。

没有他们

壮丁拉不到

赋税也收不起来

甚至要是官吏不配合,还会有杀身之祸。

这些年,长生帝君做得最正确的事情就是任用苏文,对各地的世家豪强开刀。

当然

这位陛下不是为了百姓

而是因为世家大族在抢他的钱

造反频发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是因为苏文杀世家杀得太狠。

好几起造反的背后都能看到世家豪强的影子。

“恐怕不出数日,这群反贼就会席卷整个宁阳府,甚至整个元沧道。”

老管家隐隐有些担忧。

“常叔的意思是?”

苏文微微皱眉。

“太巧合了。”

苏常摇头:“老爷前脚刚回沉鱼州,后脚宁阳府就有人造反。”

“朝廷势必会派大军前来平叛。”

不怪老管家多疑,而是太过于凑巧。

倘若朝廷借着平叛的由头直接将大军调来元沧道,到时候只要有一个反贼出现在沉鱼州,平叛大军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把沉鱼州给围了。

此时朝堂的纷争已经达到白热化的程度,苏常必须要考虑的比平时更多。

因为苏文输不起

一步走错,粉身碎骨,抄家灭族。

“不排除这种可能。”

苏文抬起鱼竿,悠悠道:“这应该是长生四年的第一起造反吧。”

“是的。”

老管家点头。

“既然有人觉得今年太平静了,那咱们就抱点柴火来,将这场火烧得旺些。”

“老爷的意思是?”

苏常太过于兴奋,以至于身体有些颤抖的问道。

“一场造反怎么够?”

“排场太了。”

“没意思,没意思。”

苏文将咬钩的鱼摘下,又放回水中:“雁南道,煌仙道,剑南道,涠洲道都有些太平静了。”

“老奴这就去。”

目送着老管家离去,他收回目光。

“没想到有人这么快就按捺不住。”

这天下

酝酿了十多年的风暴终于要浮出水面,究竟谁能屹立不倒,谁又会陨落在风暴之中,尸骨无存?

一切都才真正的开始。

老管家的担心不无道理

只需要调来大军将沉鱼州团团围住,届时自己就是瓮中之鳖,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失去他这位宰相,远在千里之外的相党就是群土鸡瓦狗,根本掀不起多大的风浪。

而玉京城的皇权之争也将彻底和他没有关系。

届时不管是陛下继续掌权还是某位皇子成功夺位登基,都会毫不留情的除掉苏文。

他将没有任何的反抗之力。

大宗师又如何?

面对千军万马的时候,也只会变成肉泥,亦或者被箭雨射成筛子。

甚至极有可能此事就是陛下和那几位皇子以及勋贵世家们共同推动。

因为苏文的实力已经超出了陛下的掌控。

杀了他

那位帝君可以随时再扶持起一个新的权臣,自己则继续躲在后面作壁上观,让棋子和勋贵世家们斗法,打生打死。

权臣是什么?

不过就是天子的夜壶

用的时候拿出来,不用的时候一脚踢翻,倘若不心打碎了,再换个新的便是。

可惜他们还是看了苏文的嗅觉和实力。

既然要调兵平叛

他倒要看看,那位陛下究竟能调动多少兵马,能平多少叛乱。

又能派多少大军来围住沉鱼州。

对于苏文而言

越乱越好

一潭清水就意味着所有的目光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正所谓浑水好摸鱼。

果然和老管家预料的一模一样,不出三日功夫,元安县的叛军便壮大到数万人,席卷整个宁阳府,就连宁阳府的兵器库都被叛军攻破。

五日之后

一份密信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从玉京城送到沉鱼州。

“发生什么事了?”

苏家老宅内

练完剑的照晚霜走进屋内,便看到苏文正脸色阴沉地看着手里的信。

“昨日长生宫下达了平叛的圣旨。”

“由魏国公魏文通,领兵五万,前往元沧道平叛。”

苏文将密信递过去。  filsarilhl966八6966八631536197204hl

:。:3v

rad3

sr="ggdlgdj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